“其實也不一定!”這時,託佐開口說道:“西涼八郡的羌人部落雖然不計其數,但是實力最強大的只有三個部落,分別是平尼部、乃酆部、蒙亞部,這三個部落都是十幾萬族人,數萬精壯,加上歸附他們的部落,他們能夠很輕易的組織起數萬大軍,整個西涼八郡基本是以這三大部落為首的。”

一旁的陳索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基本就是這樣,而當年馬洪迎娶的就是蒙亞部的女子,在蒙亞部的周旋之下,才震懾住了其他羌族部落。”

“那是以前了!”託佐接話說道:“我乃溱部是從乃酆部遷出來的,而且多年來一直和祖地保持聯絡,去年我曾拜訪過乃酆部,乃酆部首領額託就曾在我面前抱怨過,說蒙亞部仗著馬氏一族的關係,欺人太甚,處處打壓乃酆部和平尼部,並且還想兩部帶頭擁立蒙亞部首領忽丕為羌王,兩部不同意,就遭到秦軍和蒙亞部的聯合打壓。”

“也就是說,整個西涼八郡真正和馬氏一族聯合的就只有蒙亞部了?”眾人一聽,頓時眼前一亮,這下就好辦多了,羌族三大部落,有兩個不滿秦軍,只要鄧軍稍加挑撥,同時許以重諾,想要平尼部和乃酆部歸順應該問題不大的,而且剛才託佐都說了,三大部落隨便一個都能拉起數萬精銳,這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啊,羌族之所以以前一直鬥不過秦軍,除了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以外,就是因為不夠團結,不然以羌族人的驍勇,秦軍肯定討不得好。

“額託是這麼說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託佐小心的說道,他都是道聽途說的,沒有親眼所見,所以他也不敢肯定乃酆部首領額託在他面前說得話到底是真是假。

“不管怎麼樣,進軍西涼是陛下親自下達的旨意,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完成,所以不管乃酆部和平尼部是否真的與蒙亞部還有秦軍有矛盾,我們都要嘗試拉攏,託佐首領,不知道乃酆部在西涼什麼地方?”李嗣業說道。

“乃酆部在隴西郡的安故城,那裡靠近洮水,水源比較豐富。”託佐說道。

李嗣業聽完之後,連忙來到輿圖前,說道:“安故城沿洮水北上便是狄道城,狄道城是隴西郡治所,只要控制住了狄道城,我軍向東可進攻天水郡、向北可進攻金城郡,選擇就多了很多了。”

“如果想要攻入隴西郡,我軍還有一個攔路石!”這時,天武衛大將軍李靖笑著說道。

“李將軍所說的可是臨洮城內的那個南部都尉?”鄧忠問道,來到下辨城之後,鄧忠才聽說過,在隴西郡的臨洮城有一個秦國設立的南部都尉府,統轄隴西郡、金城郡、武都郡三郡各族的事宜。

李靖點了點頭,說道:“正是,當年秦國在西涼立國,為了掌控和制衡西涼八郡的各族,特地設立了四大都尉,分別是臨洮的南部都尉、廉縣的北部都尉、烏氏的東部都尉還有玉門的西部都尉,這四大都尉一開始是秦國統御四方的重點,先後在四個地方都設有重兵,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西部都尉府便衰落了,而北部都尉府為因為供養問題而裁設,最後只剩下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而東部都尉隨著秦軍入主關中之後,地位也下降了很多,只剩下一個南部都尉府了。”

“李將軍,看來你知道的還真是不少啊!”李嗣業笑著看著眼前的這個堂弟,會心一笑,在決定攻打西涼之前,鄧國朝野內外最擔心的就是對西涼的不熟悉,讓李嗣業沒想到的是,李靖居然這麼早就對西涼諸郡展開調查了,畢竟這些東西並不是問一問就能夠知道的,必須要深入調查,儘管李靖得到的情報並不算特別有用,但是總的來說也比沒有的強多了。

李靖笑了笑,說道:“這不什麼,我大鄧的偉略是志在天下,西涼也是目標之一,末將也只是未雨綢繆了一點點而已。”

“好了,未雨綢繆也好,說說看,這個南部都尉是什麼一個情況。”李嗣業說道。

李靖繼續說道:“這南部都尉府,主要是統籌武都郡、隴西郡、金城郡三郡各族的事宜,負責調和各族之間的難度,但是大將軍你也很清楚,整個西涼八郡,除了秦人就是羌族人最多了,這四大都尉,除了遠在玉門的西部都尉府之外,其他的都是用來制衡羌族人,其中四大都尉府以南部都尉府最強,當年秦國設立四大都尉之後,便准許都尉府徵召各族精壯入軍,那個時候起,南部都尉府便從各族,尤其是羌族中徵調了兩萬精銳入軍,這些兵馬由於只聽都尉府的,就連秦國朝廷也無法調動。”

“有兩萬人之多?”李嗣業有些驚訝了,因為在出徵之前,他就查過了,整個西涼八郡的秦軍也不過五萬人,沒想到區區一個臨洮的南部都尉府就有兩萬人了。

“大將軍,這些都尉府的兵馬只聽從都尉府的命令,所以很少人會清楚這些兵馬的存在,因為秦軍從來沒有派這些兵馬上過戰場。”李靖解釋說道。

“這又是為什麼?四大都尉都是秦國任命的,只要秦國掌控住四大都尉,便可以調動都尉府的兵馬了,又怎麼調動不了呢?”無當衛上將軍李平章不解的問道。

“這恰恰就是問題的所在了,因為四大都尉都是世襲的,秦國立國至今,四大都尉府的存在的確是增強了秦國對西涼各郡的控制,但是兩百多年過去了,秦國對西涼諸郡的控制力早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四大都尉府的存在也已經是可有可無,所以西部、北部、東部三大都尉府才會逐漸沒落,畢竟秦國朝廷是不會容許國內有都尉府這樣類似於諸侯的存在的。”李靖說道。

眾人一聽,便明瞭了,也就是說,一開始,秦國設立四大都尉府,是為了加強對各郡的控制,以及對邊境的防備,並且讓四大都尉府各自徵募兵馬,定下了都尉世襲的制度,當兵馬成了私有的時候,都尉府的人就更加賣力了,所以秦國很容易就完成了對各郡的掌控,只可惜時間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了,當初為秦國宿衛邊境的都尉府早就成了秦國尾大不掉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