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李如秉南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慕容恪便率領神策衛、神武衛北上樑期,但是慕容恪離開才半日的光景,便有探子來報,李如秉率軍離開了邯鄲,往斥丘方向而去。
李如秉的動作,讓薛仁貴摸不著頭腦,但是薛仁貴也並沒有將慕容恪召回來,而是將李如秉移兵斥丘的訊息派人知會了慕容恪,讓其有所防範。
天統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又有探子來報,李如秉大軍離開了斥丘,一路南下,直奔魏縣而去,如此一來,李如秉的大軍便離鄴城越來越近了,這時,薛仁貴才醒悟過來,李如秉的目標不是鄴城,而是黎陽,鄧軍的後防,頓時,薛仁貴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著急眾將議事。
“諸位,探子來報,李如秉大軍已經離開了斥丘城,南下魏縣了,本將可以肯定,李如秉此舉,定是奔著黎陽去的。”薛仁貴臉色陰沉的說道,沒想到自己居然被李如秉擺了一道。
“原來如此!”金吾衛大將軍鄧羌說道:“難怪李如秉突然離開邯鄲,轉向斥丘,原來是奔著我軍後防去的,其實我們早就應該想到了,以李如秉的實力,就算來了鄴城也不見得能夠解除鄴城之圍,所以李如秉便另闢蹊徑,前去攻打黎陽,此乃攻敵之所必救也,李如秉不愧是當世名將啊。”
“大將軍,黎陽只有兩萬守軍,斷然不會是李如秉的對手,還請大將軍速速派援兵回防黎陽。”金吾衛軍師凌敬進言道。
聞言,薛仁貴搖了搖頭,說道:“派遣援兵是必然的,不過我們此時應該撤去鄴城之圍,全軍回防黎陽。”
“什麼!”眾人聞言,頓時很詫異,靈蛇衛大將軍王彥章不解的問道:“大將軍,李如秉只有十萬出頭的兵力,我們只需要派遣兩衛兵馬回防即可,何需撤去包圍圈呢?”
薛仁貴說道:“這樣做固然可以,但是兩衛兵馬回防,也只是能夠擋住李如秉,但是卻不能解除李如秉對黎陽的威脅,而且李如秉在我軍後方,我軍就必須分散兵力,再繼續圍困鄴城也很難建功,既然如此,倒不如退回黎陽,將趙闊放出來,趙闊是趙國太尉,李如秉是趙國大將軍,兩個都是名義上的軍方第一人,肯定誰也不會服誰的,只要趙軍起了內訌,那我軍便可以將其逐一擊破。”
眾人聞言,皆連連點頭,確實,李如秉來了之後,鄧軍繼續圍困鄴城的意義已經不大了,而且李如秉還去了鄧軍的後方,既然如此,倒不如全軍回師黎陽呢。
“那就這樣,派人去給慕容車騎傳訊,讓其率軍返回,馬超聽令!”薛仁貴說道。
“末將在!”馬超出列道。
“本將命你率領神行衛火速南下黎陽,一路急行軍,一定要趕在李如秉之前抵達黎陽。”一步慢,步步慢,現在想要趕在李如秉之前抵達黎陽,就只能派出騎兵衛了,有了五萬神行衛,李如秉想要拿下黎陽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最起碼也能撐到自己大軍回援。
“喏!”馬超應道。
天統十年,五月初一,此時的李如秉正在率領前往繁陽的路上,距離繁陽也不過半日的路程。
這個時候,一匹探馬疾馳至李如秉跟前,說道:“啟稟大將軍,有數萬鄧軍鐵騎靠近內黃,行軍速度非常之快。”
李如秉聞言,嘆了一口氣,說道:“薛仁貴看出來了,在第一時間派出援兵,而且還是騎兵,看來我軍想要趕在鄧軍之前抵達黎陽是不可能的了,而有了數萬兵馬的回防,我軍想要攻下黎陽也不可能了。”
“那大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還繼續南下嗎?”一旁的樂庭問道。
李如秉點了點頭,說道:“繼續南下,先囤兵繁陽,讓黎陽的兵馬不敢有什麼異動,另外,傳本將大將軍軍令,將附近郡縣的兵馬全部集結至繁陽,增加我們的實力。”
雖然趙國河北精銳都在趙闊手裡,但是各郡各縣還是有一些守軍的,雖然不多,但是七拼八湊的,還是能夠湊到一兩萬人的,只不過這些兵馬的實力著實十分有限,但是現在這也是沒有辦法,李如秉不能從趙闊手上將兵權拿到手,只能透過這樣增加自己的籌碼。
“喏!”樂庭應道。
天統十年,五月初三日,薛仁貴撤去鄴城之圍,全軍南下回防黎陽。
天統十年,五月初五,壺關外,岳飛和鄧裕率領五萬安國衛出現在這裡。
岳飛看著眼前的壺關,說道:“這壺關不愧是天下雄關啊,如此關城,險峻程度不下於虎牢關、函谷關啊,想要拿下,著實不容易。”
一旁的鄧裕笑了笑,說道:“吳國公無需如此,我們的任務只是囤兵壺關,逼迫陳憑分兵而已,並不是要拿下壺關,壺關再險峻也不重要。”
岳飛聞言,搖了搖頭,說道:“魏王殿下,難道你真的甘心就這樣嗎?”
“那吳國公的意思是?”鄧裕問道。
岳飛看著壺關,說道:“壺關乃是河內郡進入上黨郡的必經之路,而壺關之後,便是上黨郡治所長子城,只要我軍能夠拿下壺關,便可以與李嗣業夾擊趙軍,一旦擊敗了陳憑手下的十萬大軍,我們就可以長驅直入,進逼晉陽城了。”
“可是吳國公,父皇的命令是讓我們佯攻壺關而已,況且以我們這點兵馬,想要拿下壺關恐怕很難吧。”鄧裕有些遲疑的說道。
岳飛笑了笑,說道:“殿下不必擔心,陛下向來不會干涉大軍作戰的,況且陛下也說過,能否拿下壺關全憑天意,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機會,完全可以將壺關拿下來,至於兵力不足的問題,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儘管強攻拿不下壺關,但是壺關內有得是我軍的內應。”
“吳國公說得是明鏡?”鄧裕頓時眼前一亮。
岳飛點了點頭,說道:“然也,明鏡神通廣大,這壺關內不缺明鏡的人,老臣之所以會在懷縣徘徊這麼久才出兵,就是為了給明鏡佈局的時間。”
四月初六日,岳飛率領大軍離開洛陽,但是卻在懷縣停留,直到一個月後才出兵,為得就是讓明鏡有足夠的時間佈局壺關。
“吳國公深謀遠慮,本王佩服!”聞言,鄧裕不禁對岳飛大大寫了一個服字,不愧是鄧國第一名將,縱橫天下數十年,未逢一敗,此等心思,鄧裕還需要學習很久。
“殿下謬讚了!”岳飛擺了擺手,說道:“壺關去高都城,快馬也需要三日,而陳憑調兵遣將,等到趙軍援兵抵達壺關,最快也要七日,這一來一回,就需要十日時間,也就是說,留給我們的,就只有十日,如果十日之內我們拿不下壺關,那老臣所謀劃的一切,都只是徒勞而已。”
壺關守將在看到鄧軍出現,也是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去高都向陳憑求援。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