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泊中的景路沒想到自己居然能夠死在鄧國第一猛將李存孝之手,不禁笑道:“呵呵,沒想到我景路竟然能夠死在鄧國第一猛將之手,不虧了!”說罷,便沒了生機。

景路一死,秦軍的意志瞬間崩潰,四散而逃,李存孝一面率軍進城,一面派人去追殺逃跑的秦軍。

與此同時,朱括也趕到了西城,而此時的西城也在進行著激烈的戰鬥,慕容恪也派兵攻城了,朱括連忙衝到嬴淮身邊。

嬴淮看到突如其來的朱括,很是詫異,心中頓時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連忙問道:“朱將軍,你怎麼會在這裡?難道東城出事了?”

朱括哭喪著臉說道:“將軍,東城破了,鄧軍已經進城了,景路將軍為了給末將和將軍爭取時間,親自帶兵守在城門處,阻擋鄧軍,將軍,函谷關守不住了,鄧軍很快就會殺到西城,現在應該怎麼辦,還請將軍明示!”

“終於守不住了嗎?”聞言,嬴淮不但沒有絲毫擔憂,反而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函谷關失守對他來說早已經是意料之內的事了,自從鎮守函谷關以來,他所受到的壓力非常大,現在函谷關城破之後,他反而感到輕鬆了。

嬴淮笑了笑,說道:“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朱將軍,你怕死嗎?”

朱括搖了搖頭,說道:“將軍,末將不怕死!”

“好!”嬴淮點了點頭,拍了拍朱括的肩膀,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和鄧軍拼了,集結所有的兵馬,退到將軍府,我們與鄧軍一決生死!”

“喏!”朱括應了一聲,然後轉身便要返回東城,集結剩餘的兵馬。

朱括走後,嬴淮對嬴福說道:“嬴福,傳令下去,全軍撤退,隨本將退到將軍府,本將要在那裡與鄧軍來個了斷!”

“喏!”嬴福應道。

很快,嬴淮便帶著剩餘的一千多兵馬開始撤離城頭,秦軍一退,鄧軍很快便攻破了西城,殺入了城中。

嬴淮率軍一路撤退,很快就與朱括在將軍府門外匯合,東城的兵馬損失太大,再加上景路戰死,士卒四散而逃,朱括能夠聚攏得就只有幾百人,和嬴淮的兵馬加起來還不到兩千人呢。

看著身邊所剩無幾的將士,嬴淮內心十分感慨,想當初,他親率五萬大軍出長安,到如今只剩下這點人了。

“結陣!”嬴淮一聲令下,秦軍很快就圍繞著嬴淮,結成了一個圓陣,將嬴淮守在中心。

秦軍結陣不久,岳雲和李存孝、李定國便帶兵殺到了,看到秦軍還在做無謂的掙扎,李存孝向前一步,大聲說道:“嬴淮,函谷關已破,我大鄧雄獅已經進城了,你無路可退了,速速棄械投降,本將可保你性命無憂!”

“哈哈!”聽到李存孝的話,嬴淮哈哈大笑道:“我嬴淮乃是大秦宗室,嬴姓後裔,又豈能為了活命,卑躬屈膝呢?爾等鄧國賊子有本事就殺了本將,想要我投降,休想!”

“哼!”李存孝冷笑道:“冥頑不明,殺,如有抵抗者,格殺勿論!”

“殺!”李存孝一聲令下,鄧軍向秦軍陣地殺過去,秦軍憑藉陣型勉強抵抗。

廝殺了一會之後,慕容恪派出的先頭部隊,金吾衛上將軍秦瓊便率兵趕到,看到李存孝幾人與秦軍廝殺,也不廢話,直接命人殺上去。

秦軍面對鄧軍的兩面夾攻,陣型開始凌亂了,區區不到兩千人,在將軍府門前這個狹小地帶,不到一個時辰就被鄧軍絞殺乾淨了,只剩下幾名親兵在嬴福的保護之下,退到將軍府門前,而秦軍大將朱括早就死在了鄧軍的亂刀之下。

而這個時候,鄧軍也停止了進攻,早已趕到的薛仁貴和慕容恪二人便走到前面,對著嬴淮說道:“嬴淮,秦國滅亡已成定局,你死守函谷關數月,已經對得起秦國了,還是投降吧!”

“哈哈!”嬴淮用手捂住胸前的正在流血的傷口,笑著說道:“薛仁貴,我乃是嬴姓後裔,不會為了活命而卑躬屈膝的,事已至此,要殺要剮,就儘管來吧!”

“果然忠烈,那本將便成全你,放箭!”薛仁貴見嬴淮心意已決,絕不會投降的,於是下令放箭。

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向嬴淮等人飛去,很快嬴淮等人便被射成了馬蜂窩了,嬴淮強撐著最後一口氣,口吐鮮血的看著薛仁貴說道:“薛仁貴,大秦亡國不可避免,然秦人無辜,還請你們能夠善待我秦人!”說罷,便倒下了。

薛仁貴點了點頭,對著嬴淮的屍體,說道:“你放心,我大鄧志在天下,只要是我大鄧治下之民,無論之前身處何方,日後都只會是鄧人。”

嬴淮等秦國文武大臣可能會為秦國效死,但是秦人何其之多,不可能個個都為秦國殉國的。

嬴淮日後,代表著函谷關最後的抵抗力量被消滅了,薛仁貴說道:“傳令,搜捕城內秦軍的散兵遊勇,不可讓他們騷擾百姓,另外,收拾好秦軍陣亡將士的屍首,好生安葬,另外,嬴淮等秦軍大將,分開安葬,立碑!”

雖然嬴淮等秦軍大將都戰死了,但是城內的秦軍不可能全部死了的,還有一小部分四散而逃,現在函谷關已經是鄧國的地盤了,薛仁貴又怎麼會讓他們禍害鄧國的地方呢?

天統五年,五月二十四日,鄧軍攻破函谷關,全殲秦軍,秦軍大將嬴淮、朱括、景路、武從等盡皆戰死,鄧軍徹底掌控了函谷關,但是一個月的瘋狂猛攻,鄧軍自身的傷亡也是不輕,薛仁貴所部損失最大,傷亡超過了六萬人,而慕容恪所部也傷亡了兩萬多人,兩部加起來傷亡近九萬人,可以說,函谷關一戰是鄧軍進攻關中以來,傷亡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