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再走褒斜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杜刺史都是為了本王好,本王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的,在此多謝杜刺史了!”鄧瀚說道。
“殿下真是折煞臣了!”杜如晦說道。
“現在是二月十五,本王打算在南鄭休整半個月,三月出兵,具體的事宜,就有勞杜刺史安排了,還有,暗五,秦國肯定在秦川一帶有不少的探子的,本王不希望在出兵之前,過早的被秦國察覺到,具體的,就交給你們明鏡來處置了!”鄧瀚對杜如晦和暗五說道。
“喏!”杜如晦和暗五應道。
另一方面,在武威郡的姑臧城,李嗣業也召集麾下眾將議事。
“諸位,本將收到訊息,陛下已經命晉王殿下統率千牛衛、飛鵬衛、泰山衛前往漢中郡,不日便會沿著我們昔日出蜀的道路,進軍關中。”李嗣業對眾人說道。
鄧瀚掛帥,統率千牛衛、飛鵬衛、泰山衛三衛十五萬大軍,再入關中的訊息,鄧n早就派人知會了各路大軍的主將,李嗣業自然也收到了訊息的。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說好開春之後,他們就會東進攻打北地郡、天水郡、安定郡,然後攻克隴關,直逼長安的,可是他們還沒有動身,朝廷就派了另外一支大軍進入關中,論速度,李嗣業的大軍是怎麼樣都不可能會比鄧瀚的大軍抵達長安的速度快的。
“大將軍,是不是朝廷對我們西路大軍有什麼意見,所以才會派晉王統率大軍進入關中的?”天武衛大將軍李靖小心的問道。
李嗣業搖了搖頭,說道:“應該不會,轉戰西涼是朝廷的決定,陛下親自下令的,而我軍征討西涼的進度也相當的理想,朝廷不會對我們有什麼不滿的,以本將估計,是陛下嫌戰事進展太慢了,戰前,陛下就說過,希望能夠在兩年之內解決秦國,而今過去了一年了,雖然我軍連戰連捷,但是想要攻克長安,滅亡秦國還需要不少的時間,另外,本將也接到訊息,稱塞外胡人大軍不日便會進犯趙國北境,介時趙軍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了北疆,對秦國的援助力度就會大大的減弱,興許是陛下想趁著趙國無暇顧及秦國的時候,一鼓作氣滅了秦國。”
“可是這樣一來,攻破長安的功勞豈不是要被晉王拿到手了?我們怎麼也快不過晉王啊!”天武衛上將軍羅藝說道。
要知道,當薛仁貴的東路大軍還在中原苦戰,慕容恪的南路大軍受阻藍田穀的時候,李嗣業的西路大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所有人都覺得,攻克的長安的功勞肯定會落在西路大軍的頭上的,可是現在西路大軍還在西涼,北地郡、天水郡、安定郡尚未攻克,怎麼可能趕在鄧瀚的大軍之前攻克長安呢?
“當然不能坐視攻克長安的大功被晉王獨佔了!”李嗣業說道:“我軍奮戰一年先是擊潰了秦軍西線主力,後又攻克西涼大部,可以說,秦國在長安以西的兵馬都被我軍清剿完了,又怎麼能夠讓晉王給佔了先機呢?就算本將同意,將士們也不會同意的。”
“那大將軍的想法是?”無當衛大將軍鄧忠問道,雖然鄧忠也是皇室中人,但是這個時候,卻是站在李嗣業這一邊的。
李嗣業說道:“這就是本將今日召集諸位前來的目的了,本將打算即日便動兵,攻打北地郡、天水郡、安定郡,這三郡並沒有太多的秦軍,相信一月之內,我們便可以盡數拿下,而依本將估計,晉王的大軍雖然已經到了南鄭城,但是想要出兵,沒有半個月肯定是不行的,而武功縣那裡有秦軍佈置的殲星弩陣,晉王想要在半個月之內突破,也很難,介時我軍大可以與晉王合兵一處,共破長安城。”
鄧瀚的大軍已經集結在南鄭城了,李嗣業想要撇開鄧瀚,獨自攻打長安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李嗣業選擇退而求其次,與鄧瀚合兵一處,一同攻打長安城。
“全憑大將軍做主!”眾人齊聲應道,只要李嗣業沒有放棄攻打長安的功勞就行了。至於是獨自攻打,還是與鄧瀚一起打,其實他們並不是太在意的,無非就是功勞大小的問題而已,反正西路大軍已經撈足了功勞,之所以堅持要去打長安,只不過是有些不甘心而已。
“好,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那我們就在三日之後出兵!”李嗣業說道。
“大將軍,末將請戰!”這時,已經歸順了鄧國的馬智出列請戰道。
“馬將軍,雖然你已經加入了我大鄧,但是對秦國畢竟有一份香火情在,本將實在不想看到你難做,不如你就留在西涼可好?”李嗣業說道。
“大將軍多慮了!”馬智說道:“秦國雖然對末將有過恩典,但是末將既然歸順了大鄧,就是大鄧之人,當然要為大鄧著想了,再說了,嬴秦將家兄留在長安的家眷盡數誅殺,全然不顧家兄為秦國血濺沙場的功勞,末將此去,不為建功立業,只想向嬴秦討一個公道,還請大將軍恩准,另外,北地郡、天水郡、安定郡還有些許末將昔日的舊部,末將有信心能夠說服他們,如此一來,我軍奪取三郡的時間就會大大的減少。uu看書”
李嗣業想了想,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馬將軍如此堅持,那本將也不好推辭,那就請馬將軍父子隨軍東進!”說實話,李嗣業對馬智那什麼不為建功立業,只想討一個公道的說法並不在意,真正讓李嗣業決定讓馬家父子隨軍出征的原因就是北地郡、天水郡、安定郡三郡之中有不少的馬家舊部在,如果能夠透過馬智讓這些歸順鄧國,那李嗣業用不了一個月就可以將三郡收入囊中。
“謝大將軍!”馬智拱手謝道。
天統五年,二月十八日,李嗣業在姑臧城誓師,統率十五萬大將軍東進,這十五萬大軍,有李嗣業七萬是帶到西涼的精銳,有兩萬是司馬家南部都尉府的兵馬,有四萬是乃酆部、蒙亞部、平尼部為首的羌族兵馬,還有兩萬就是馬家的兵馬了。
李嗣業率領大軍一路東進,在馬家父子的協助之下,收編了不少秦軍,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秦軍都是馬家父子的舊部,但是能夠給鄧國帶來的麻煩也並不大。
天統五年,三月初一,李嗣業率軍攻破了天水郡治所平襄城,只要將天水郡其他城池一一拿下之後,李嗣業便可以率軍東進,攻打關中門戶隴關了,不過在抵達平襄之後,李嗣業才知道,前來援助長安的三萬趙軍已經在其主將趙闊的率領下,進駐了隴關,也就是說,李嗣業想要拿下隴關,就必須與趙軍來一次硬碰硬了。
與此同時,經過半個月的休整,鄧瀚也率領十五萬大軍離開南鄭城,沿著當初李嗣業出蜀的道路,越過褒斜道,來到了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