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褒斜道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百零四章:褒斜道之戰
天統四年,三月二十二日,褒谷,這裡是蜀中漢中連線關中的重要通道之一,往前走就是褒斜道,也是最好走的路,自漢中進入關中,一般來說只有三條路最好走,一是當年韓信入蜀的陳倉小道,二是褒斜道,三是祁山道,還有第四條路,那就是子午道,但是子午道道路崎嶇,不適合大軍行走,就算是獨自一人進入,也隨時會遭遇生命危險,所以從古自今,人們也都只是知道這一條路的存在,但是從來沒有人敢走,最起碼,沒有任何軍隊敢走這條路。
褒斜道,這是李嗣業挑選的進入關中的道路,這是最好走的路了,比之陳倉小道好走多,畢竟褒斜道是自先秦以來,就是蜀中、關中來往的重要通道,早已經很完善了,而陳倉小道,只有當年漢王劉邦出蜀的時候,修繕過,這麼多年過去了,陳倉小道,早就不適合大軍行走了。
自漢中出發,透過褒斜道之後,就可以直達扶風郡的郿縣,只要佔據了郿縣,鄧軍西可攻打扶風郡西部諸城,將關中和西涼斷絕,東可進逼長安,而且一旦佔據了郿縣,鄧軍的兵馬以及糧草輜重便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關中。
但是想要渡過褒斜道並不容易,褒斜道雖然是最完善的出蜀道路,但是道路的崎嶇程度,仍不能容納十萬鄧軍同時透過,更何況,秦軍大將耿躍,親率三萬精銳守在道口。
話說耿躍自從接過防守秦川的任務之後,便率領五萬精銳前來秦川,同時,耿躍也清楚鄧軍出蜀的那幾條路,所以他分出了一萬五千兵馬駐防散關、五千精銳駐防子午道口,散關乃是關中四塞之一,十分險要,一萬五千精銳駐守,足以抵禦數萬鄧軍,而子午道是最難走、最難成功的一條路了,鄧軍就算要走,也只不過是偏師數千人而已,以五千精銳駐守,綽綽有餘,唯獨褒斜道,這裡是最好走的路了,所以耿躍親率三萬精銳鎮守道口,並且在道口處安營紮寨,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李嗣業也很清楚,想要進入關中,守在道口的耿躍是怎麼也繞不過的,所以他派出李靖率領五萬天武衛前去攻打耿躍大營,不過李嗣業也不會一條路走到黑,他也派出了無當衛前去攻打散關,散關與斜谷之間的距離並不遠,李嗣業這麼做,也是為了不讓散關的秦軍支援斜谷。
李靖率領大軍在褒斜道中,褒斜道狹窄,不適合安營紮寨,李靖的天武衛只好露天休息了。
李靖率領四大上將軍羅藝、楊林、傅友德、李思文和軍師賈詡駐馬在秦軍大營之前,眼中流露出無奈,自從來到褒斜道之後,李靖已經派兵好幾次去秦軍大營挑戰,可是耿躍仍不為所動,死守不出。
“大將軍,秦軍死守不出,如果強攻的話,恐怕傷亡會非常大的,我們現在該如何是好啊?”楊林向李靖問道。
他們雖然五萬精銳進入了褒斜道,但是以褒斜道的崎嶇,五萬大軍根本不可能全部投入戰場,而秦軍大營就在眼前,沒有足夠的兵力,根本攻不破的。
李靖想了想,說道:“強攻雖然傷亡會很大,但是如果不強攻的話,恐怕我們此生都不能突破秦軍防線的,羅藝、楊林聽令!”
“末將在!”楊林、羅藝應道。
“本將命你們率領本部人馬向秦軍大營發起衝擊,不惜一切代價。”李靖咬了咬牙,說道。
“大將軍?”羅藝和楊林二人十分不解,李靖向來愛兵如子,最愛惜士兵生命的,難道他不知道,強攻秦軍大營的代價嗎?搞不好,他們這兩萬人馬都要搭進去的。
“無需多言,就按本將的意思去做!”李靖見羅藝和楊林二人心存疑惑,但是這個時候的李靖根本沒有心思向他們解釋,只是讓他們領命去做就是了。
“喏!”楊林、羅藝雖然很不解,但是也只好領命而去。
“殺!”鄧軍一擁而上,直撲秦軍大營,秦軍也是毫不示弱的萬箭齊發,沖天而降的箭雨,讓鄧軍根本無法靠近,反而因此損失了數百士卒,羅藝和楊林二人見狀,心裡不禁緊了一下,這才剛剛發起衝擊,連秦軍大營的營牆都沒有摸到,就損失了數百人,這還怎麼打下去啊?但是鑑於李靖的命令,他們二人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秦軍大營,中軍大帳中,秦軍大將袁不破急匆匆的走進來,對坐在主位的耿躍說道:“將軍,鄧軍發起進攻了。”
“來了多少人?現在戰況如何了?”耿躍問道。
袁不破回道:“這一次前來進攻的鄧軍大概兩萬人上下,不過還沒有靠近我軍大營就被我軍箭雨射殺了數百人,但是鄧軍並沒有退去,而是持續進攻。”
“哼!飛蛾撲火,李靖這是不拿鄧軍士卒的性命當回事啊,也罷,既然他不知死活,那我們就成全他,傳令下去,所有人不得出擊,讓弓箭手不斷地放箭,本將倒要看看鄧軍有多少人可以死。”耿躍冷笑道。
在耿躍看來,鄧軍的這一次進攻,無疑就是飛蛾撲火,毫無意義,只能是徒增傷亡而已,根本不能撼動己方半分。
鄧軍的攻勢還在繼續,但是短短几次衝鋒,鄧軍就損失了兩千多人了,不過也靠近了幾分,但是距離秦軍大營還有五十多步,但是這五十多步,就猶如天塹,任由鄧軍如何衝擊,還是無法靠近,每一次前進,都被秦軍的箭雨擊退。
指揮進攻的羅藝見狀,十分不忍,對著身旁的楊林吐槽道:“這還怎麼打?秦軍的箭雨好像無窮無盡一樣,別看距離秦軍大營只有幾十步,但是這幾十步足以將我們這兩萬人馬全部留下了,大將軍向來睿智,怎麼會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來呢?”
楊林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但是以大將軍的睿智,既然這樣做,肯定有他的深意,我們只需要執行就好了。”
“說得輕巧,這些將士都是你我一手調教出來的,就這樣死在秦軍的箭雨之下,難道你不心疼嗎?”羅藝說道。
谷錎這些士兵都是他們二人一手一腳調教出來的,在他們心裡,和他們的親兒子一樣重要的,可是現在只能做出這樣無謂的犧牲,羅藝內心十分不忍,雖然說將軍難免陣前亡,從軍就不要計較生死,但是就算是死也得死得有價值才行,可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就算他們這兩萬精銳全部死在這裡,也不見得能夠攻破秦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