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下邳戰將啟(第2/2頁)
章節報錯
既然對於陳留方面做不了什麼,李秀成和秦烈索性留在梁郡牽制住塗郜的大軍,並且不斷派出斥候監視住蒙縣。
就在梁郡的戰事漸漸平息的同時,下邳城下卻是風雲漸起,楊延昭在經過我的短暫的休整之後,毅然率領十數萬精銳北上下邳,並於乾元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抵達下邳城外,張捷、寇斐二人見鄧軍來勢洶洶,也不敢怠慢,率領大軍列陣相迎,兩軍就這樣在下邳城下對峙起來,反觀下邳城內的虞琦卻成了一個局外人,原本隨時都可能風雲突變的下邳城,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寇將軍,大將軍派人傳訊,言塗郜將軍突襲梁郡,重創鄧軍龍武衛,取得大勝,他希望我們能夠擊敗楊延昭大軍,只要我們能夠打贏這一仗,那這一次中原之戰也可以落下帷幕了。”趙軍大營,中軍大帳中,張捷對寇斐說道。
寇斐點了點頭,皺著眉頭說道:“卻是如此,現在陳留、沛郡、梁郡等地的戰事都陷入了焦灼,如果沒有天賜良機,恐怕很難打破僵局,所以下邳一戰就至關重要了,而在下邳城下,我軍有著地利的優勢,勝算尚且高於鄧軍,不過這一次鄧軍的主將乃是鄧國三大將之一的楊延昭,此人恐怕很難纏,還得小心為上的好。”
雖然這一戰寇斐有著信心,但是對於楊延昭還是很忌憚的,雖然楊延昭這麼多年來,一直鎮守宛城重地,但是盛名之下無虛士,楊延昭能夠在名將雲集的鄧國,擠進三大將之一,雖然名聲不如岳飛和常遇春,但是想來也是有著幾分本事的。
“不然!”不同於寇斐對楊延昭的忌憚,張捷卻是很不在乎,說道:“雖然不否認楊延昭確實有些能力,但是要說十分難纏卻不見得,如果楊延昭真的有岳飛和常遇春這樣的本事,鄧皇又怎麼會一直讓他鎮守宛城呢?這些年鄧軍名將輩出,如薛仁貴、李嗣業、慕容恪等人,那個不是大殺四方,聲名在外,唯獨楊延昭貴為鄧國三大將之一卻一直默默無聞,想來楊延昭能夠躋身鄧國三大將和他是鄧皇早年的心腹重臣有關,畢竟是從龍之臣,抬舉幾分也是應當的。”
張捷自從軍以來,就一直聽聞鄧國三大將的名號,但是除了岳飛、常遇春之外,楊延昭幾乎沒有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一直都是流傳著一個名號罷了,反倒是薛仁貴、李嗣業、慕容恪這些大將聲名鵲起,如果不是有著岳飛、常遇春二人的襯托,恐怕楊延昭早就被世人遺忘了。
寇斐見張捷對楊延昭如此不屑,心中有些不滿,認為張捷太過輕敵了,楊延昭能夠在名將雲集的鄧國屹立不倒,死死的佔著三大將之一的寶座,又豈是易與之輩呢?但是寇斐並沒有反駁張捷的話,畢竟這戰十分兇險,還需要他和張捷通力合作,如果自己出言反駁,一旦引起張捷的不滿,心存芥蒂的話,恐怕會影響大戰,所以寇斐只好隱而不發。
另一方面,鄧軍大營中,楊延昭也召集眾將議事,這一戰是楊延昭自滅湘之戰後,第一次獨領大軍作戰,也可能是楊延昭最後一次作為一軍主將率軍征戰了,也是楊延昭的正名之戰,所以楊延昭對此無比重視。
“大將軍,虞琦派人來詢問,此戰他們需要做些什麼?”項銓對楊延昭問道,虞琦既然答應歸降鄧國,自然要出一分力了,畢竟鄧國重軍功,如果想要鄧國之中謀取一席之地,那這一戰虞琦就不能置身事外,必須要做出貢獻,建立功勳才行,才會在楊延昭率軍抵達的第一時間派人詢問,自己是否要做點什麼。
不過楊延昭對於虞琦還不是很信任,畢竟虞琦雖然說名義上歸降了鄧國,但是現在還有著自己的軍隊,今日能夠歸降,明日就有可能會倒戈相向,倒向趙國,儘管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得不防,畢竟虞琦手裡有兩萬多兵馬,在兩軍陷入焦灼的時候,這些兵馬分分鐘會影響大局的。
楊延昭想了想,說道:“你派人回覆虞琦,說此戰他的任務就是守好下邳城,莫要讓趙軍有機可乘,如果真的用得上的,本將自會派人和他聯絡的,在沒有本將的軍令之前,讓他按兵不動。”
“喏!”項銓應了一聲,他明白,楊延昭這是對虞琦不放心,說實話,他對虞琦的信任也很有限。
“大將軍,現在兩軍集結,不知我軍下一步該如何做呢?”關羽問道,現在雙方几十萬精銳集結,沒理由一直在這裡對峙,怎麼也得分個勝負才行,而且岳飛和李如秉也等著下邳之戰的結果的。
“不知你等怎麼看?”楊延昭向眾人問道。
怒蛟衛大將軍周瑜出列道:“大將軍,下邳城地勢平坦,很難施行計策,倒不如直接將大軍擺出來,和趙軍轟轟烈烈的打上一場,在戰場上分個勝負,而且趙軍之中,張捷和寇斐二人軍中地位相同,很難統一指揮大軍,只要大戰一起,想必趙軍的指揮就會亂,如此一來,我軍就能夠直接擊敗趙軍了。”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既然大家都將全部籌碼擺在這裡,那就代表誰也不屑於使用什麼計策了,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打一場,一戰定乾坤。
楊延昭想了想,說道:“好,既然如此,那本將也懶得和張捷、寇斐二人算計了,馬上派人去給趙軍下戰書,三日之後,決戰。”
“喏!”眾人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