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縣衙之後,李嗣業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位,項銓雖然被鄧昇許諾,在功成之後,會加封其為項國公,但是畢竟還沒有封賞,所以還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雜號將軍罷了,所以在李嗣業這個虎翼衛大將軍、當朝唐國公面前,根本沒有資格坐在主位,連項銓也沒有資格,那李方、董寧、範洋等人就更加沒有資格了。

李嗣業先是和關鈴打了一聲招呼,李嗣業和關鈴的父親關勝是舊識,又和關羽、華雄等人同殿為臣,論起輩分,關鈴還是他的子侄呢,所以肯定有所偏愛的。

眾人落座之後,李嗣業對項銓說道:“項將軍,本將初來乍到,除了你和關鈴之外,其他人都不是很瞭解,還請項將軍為本將介紹一番。”

“喏!”項銓應了一聲,然後指著範洋說道:“大將軍,這位是範洋,乃是前楚名相範參次子,範庭之弟,現在添為我軍軍師,而這兩位也是李方、董寧,皆是末將昔日在彭城的舊部,此次舉事,多虧了他們二人相助,不然單憑末將和關鈴將軍,恐怕很難成事。”

“範洋見過大將軍!”範洋、李方、董寧等人一同起身向李嗣業行禮道,畢竟將來也是要去鄧國的,提前和李嗣業這樣的重臣打好關係很有必要,

“好!諸位不必多禮,我大鄧向來海納百川,陛下也是任人唯賢,只要有能力,忠心於大鄧、忠心於陛下,無論是什麼身份,陛下都會一視同仁的,只要諸位將軍能夠在此戰立下不朽功勳,封官拜爵不在話下,就算是名留凌霄閣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李嗣業笑著對幾人說道。

“謝大將軍!”幾人見李嗣業如此隨和,並沒有因為他們前楚遺民的身份而看輕他們,心中也是放心了許多。

眾人落座之後,李嗣業又對項銓問道:“項將軍,不知趙軍現今動向如何了?”

項銓回道:“回大將軍,自從接到大將軍率領虎翼衛北上之後,張捷便停下了對下邳城的攻勢,另外不斷地在整軍備戰,想必是想要在下邳城下與我軍決戰,而且彭城的寇斐也率軍東進,如今大軍已過呂縣,想來不用三日便可抵達下邳。”

“下邳裡彭城不過三五日的行程,如果張捷在接到訊息之後第一時間就和寇斐取得聯絡,那按照時間來算,寇斐應該早就到了下邳才是的,為何至今還沒有到呢?”這下,李嗣業有些不解了,按理說下邳和彭城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就算行軍再慢,也早就應該到了,為什麼直到現在還只是過了呂縣呢?

項銓解釋道:“是這麼一回事的,據探子回報,寇斐此次東進,將彭城所囤積的糧草全部帶上,所以行軍速度十分緩慢,因此至今還有沒有到。”

李嗣業聞言,點了點頭,這麼就解釋得通了,不過既然趙軍集合如此之慢,倒是給了鄧軍時間,畢竟廣陵到取慮也得十幾日的功夫,雖然楊延昭大軍在幾日前就離開廣陵北上,但是沒有十日八日的時間肯定來不了的,現在趙軍大軍還沒有集結,而等到寇斐率領大軍來到下邳,再和張捷大軍整合一番,到那時候,就算楊延昭還沒有到,但是也快了,而自己只要據守城池,以近十萬大軍,趙軍也不可能擊敗自己的。

“此次我軍在廣陵聚集了十幾萬大軍,由當朝魯國公、驃騎大將軍楊延昭大將軍親自統帥,本將和虎翼衛只不過是先頭部隊罷了,而楊延昭大將軍在幾日前就率領大軍離開廣陵北上,想來不用十日就可抵達,趙軍集結如此之慢,倒是給了我軍機會,項將軍,不知和下邳虞琦的聯絡如何了?”李嗣業說道。

項銓回道:“在接到敬軍師的書信之後,末將便將虞琦的使者暫時安撫下來,等候廣陵方面的訊息,不過在張捷放緩了對下邳城的攻勢之後,虞琦的使者便顯得不似之前那麼著急了。”

李嗣業聞言,嗤之以鼻的說道:“真是一個小人,也罷,項將軍,你去和虞琦的使者說,我軍此行北上,是要和趙軍決戰的,現在給他們兩條路,一是聚兵歸降我大鄧,他日擊破趙軍,定鼎中原之後,定有封賞,第二條路就是繼續盤踞下邳城,那等到我軍擊敗趙軍之後,定會將其剿滅,讓他們好好想想。”

“喏!”項銓應道。

很快,項銓就將李嗣業的意思告訴了虞琦的使者,使者在清楚了鄧軍意思之後,連忙回去下邳見虞琦,虞琦在權衡再三之後,還是決定歸降鄧國。

畢竟如果不歸降,等鄧趙在下邳打過之後,無論勝負如何,勝者都不會放過自己的,至於歸降趙國,那就更加不用想了,所以虞琦根本沒有選擇。

虞琦在決定歸降鄧國之後,便打算率軍南下取慮與李嗣業等人匯合,不過李嗣業讓其繼續留在下邳,畢竟現在張捷根本不可能再對下邳城發動攻勢,所以虞琦根本不需要離開,而且有一支兵馬據守下邳城,對鄧軍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關鍵時候或許還能夠起到奇兵的作用。

乾元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寇斐率領大軍抵達下邳,四月二十九日,楊延昭率領大軍抵達取慮,至此,鄧趙兩軍在中原東線的全部兵馬便距離在了下邳郡,一場決戰,也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