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秦王稱帝(第2/2頁)
章節報錯
路上,鄧灝還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向鄧昇問道:“父王,稱皇帝對大鄧有利無害,為什麼父王不答應呢?”
在群臣勸進的時候,鄧灝心中就很激動,雖然鄧昇稱皇帝之後,他還是一個太子,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改變,但是這裡面就大有不同了,一個皇帝的繼承人和一個王的繼承人能一樣嗎?
鄧昇笑了笑,說道:“灝兒,你能看出的事情,難道父王就看不出來嗎?父王當然知道稱皇帝對大鄧的好處了,但是可不能如此隨便就答應,不然在世人看來,父王就是一個不知謙卑之人了。”
“兒臣明白了,父王是說要三請三辭!”鄧灝頓時恍然大悟。
鄧昇會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明白就好,雖然是眾望所歸,但是也要做出排面才行,父王一個人走走就行了,你去乾陽宮處理政務吧。”說罷,便一個走開了。
而另一方面,剛剛離開了景泰殿的眾人卻齊聚中書省官署。
“諸位大人,為什麼大王不同意稱皇帝呢?稱皇帝之後對我大鄧的好處,就連我這個武夫也明白,沒理由大王不清楚的?”鄧艾向眾人問道,在鄧艾看來,稱皇帝之後的好處不言而喻,這個道理自己都能夠看明白,沒理由鄧昇會看不出來的。
“大王當然清楚了!”崔浩笑了笑說道:“其實大王也知道稱皇帝一事勢在必行的了,只不過不能這麼輕易的接受而已。”
“這又是為什麼?”鄧艾還是不明白。
“鄧大將軍這就不明白了,周禮有云: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旅擯。再勞,三辭,三揖,登,拜受,拜送。賓所停止則積,間闊則問,行道則勞。其禮皆使卿大夫致之,從來至去,數如此也。三辭,辭其以禮來於外也。積問不言登,受之於庭也,主君郊勞,交擯,三辭,車逆,拜辱,三揖三辭,拜受,車送,三還,再拜,如此三請三辭才能顯示謙讓,才能得到萬民擁戴的,所以想要大王同意,就必須三請方可,今日算是一請,再來兩次,大王就自然而然同意了。”張賓在一旁說道。
“你們這些文人就是多么蛾子,要我說,大王稱皇帝乃是實至名歸的,直接登上大位就是了,本將倒要看看誰敢胡說八道。”常遇春不屑的說道。
對於常遇春這些滾刀肉,眾人也是十分無語,和常遇春關係比較好的蔣琬對其說道:“常大將軍,三請三辭方顯謙遜,如此才能證明大王是實至名歸的,放心,稱皇帝一事乃是大勢所趨的,三請三辭也只不過是耽誤些許時日而已,影響不了大局的。”
常遇春和蔣琬都是出自鄧昇潛邸,是鄧昇第一批手下,所以對於蔣琬的話,常遇春還是聽的,於是便沒有再說話了。
“那崔相覺得我們什麼時候再勸進呢?”姚廣孝向崔浩問道,作為百官之首,這件事由崔浩排版最好了。
崔浩想了想,說道:“此事不急,畢竟自秦二世之後,天下再也沒有出過皇帝,所以我們不能第一個做的,倒不如先讓秦王稱皇帝,等秦王稱皇帝的訊息傳來,我們便再請。”
眾人聞言都覺得在理,畢竟槍打出頭鳥,這個第一人索性就讓秦王先做了。
果然,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所有人都當沒有事情發生過一樣,該怎麼還是怎麼樣,誰也沒有再提這件事,直到秦王稱皇帝的訊息傳來。
乾元二十八年,正月初一,秦王嬴莊在祭拜過秦始皇陵之後,便在群臣的擁戴下在長安太阿殿稱皇帝,並且自稱秦十九世,繼承了秦始皇二世、三世以傳萬世的口號。
秦王稱皇帝,頓時天下震驚,沒想到兩百多年後,皇帝一號會再現,而秦王稱皇帝之後所有的目光的聚集到了宛城和晉陽。
訊息傳到宛城,以崔浩為首的文武百官再一次進宮勸進,不出意外的是,鄧昇再一次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