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見狀,對一旁的典韋說道:“典將軍,速去助黃慕將軍一臂之力,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秦軍大將,擊潰秦軍,記住,能生擒儘量生擒,如果不能生擒,便當場擊殺!”

“喏!”典韋應了一聲便殺了上去,典韋衝上去之後,龍武衛、金吾衛的各大將領皆殺了上去,只剩下常遇春和李秀成、鄧羌還有兩大軍師蒯裡、凌敬。

典韋殺上去之前,黃慕和黃興正打得難分難解,一時半會也分不出勝負,而常遇春之所以讓典韋上去助戰,除了要快速解決戰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怕黃慕又出什麼事情,已故大將軍黃標一生就這麼兩個兒子,如今黃登已經不在了,如果黃慕再出什麼事情,常遇春也不知道等回到宛城自己該怎麼面對鄧昇和黃家的老弱婦孺,所以黃慕一定不能出事。

有了典韋的參戰,黃興很快就不敵,但是其不要命的打法,也讓典韋斷了生擒的念頭,直接幾個回合就將黃興斬落馬下,黃興一死,秦軍瞬間就潰不成軍了,除了個別死忠還在硬扛之外,其餘的皆放下武器投降了。

在情理完戰場之後,常遇春便率領大軍繼續前進,經過剛才一戰,常遇春心中更加肯定了白騏要退兵的意圖了,於是不作任何停留的進軍,力爭將白騏留下來。

常遇春擊敗黃興所部的兩萬秦軍的同時,劍山外也展開了一場大戰,在劍山上的李靖和鄧忠也發現了白騏退兵,起初他們還有些懷疑,這會不會是白騏引蛇出洞的計策,但是經過幾番確認之後,他們確定了白騏是真的要退兵了,山外只剩下一萬秦軍,於是當下沒有任何遲疑的帶兵殺了出來,不過張傅所部的秦軍因為有大營相依託,所以天武衛和無當衛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才將張傅擊敗,而張傅也死在了無當衛上將軍李平章手中,一萬秦軍或死或降。

還沒等天武衛、無當衛清理完戰場,常遇春便率領大軍趕到了。

“末將拜見驃騎大將軍!”李靖、鄧忠領銜,天武衛、無當衛眾將一同向常遇春行禮道。

常遇春翻身下馬,擺了擺手說道:“諸位將軍不必多禮!”說罷便走上前緊緊的握住李靖的手,感嘆的說道:“李將軍和天武衛以弱勢兵力,力抗十數萬秦軍兩月,力保劍山不失,致使蜀中道百姓不至於慘遭秦軍毒手,功莫大焉,待本將班師回朝之時,定親自在大王面前為將軍和天武衛眾將請功!”

“皆是將士們的功勞,末將不敢居功!”李靖謙虛的回道,然後又說道:“大將軍,現秦軍敗退,接下來該怎麼做,還請大將軍示下!”

常遇春想了想,向李靖問道:“李將軍,你覺得秦軍敗退可是有什麼圖謀?”

李靖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說道:“回大將軍,末將以為秦軍是真的敗退了。”

“哦?何以見得?”常遇春問道。

李靖說道:“大將軍,此次秦軍南下,籠統十幾萬大軍,在劍山外扔下了五萬餘人,又派了一隊兵馬東進,企圖攔截大將軍的援軍,這一路兵馬最少有三萬人,而大將軍出現在這裡,想必這一支秦軍已經戰敗了,再加上末將等剛才擊潰的一萬秦軍,也就是說隨白騏退回關中的兵馬已經不足十萬人了,而我劍山大軍再加上大將軍帶來的兵馬足足有十幾萬,我軍又熟悉蜀中地形,這樣的局勢之下,縱然白騏有通天徹底之能也難有勝算,所以末將認為秦軍是真的敗退了。”

李靖從鄧秦兩軍當下的實力分析到,白騏除了退兵之外已經別無選擇了,以秦軍現今的實力,就算成功伏擊到鄧軍,也無法重創鄧軍,反而會讓自己深陷蜀中這個泥潭,難以自拔,所以以白騏之能,斷不會做出如此不智之事的。

常遇春點了點頭,說道:“不,秦軍沒有十萬了,本將在來的路上有擊潰了兩萬秦軍,也就是說隨白騏撤退的秦軍已經不足八萬人了,傳令下去,全軍轉身,隨本將追擊秦軍!”

“喏!”眾將應道。

然後常遇春又對李靖說道:“李將軍,天武衛苦戰多日,損失慘重,就暫且留在劍山休整,追擊秦軍的事情就不用參與了!”

李靖點了點頭,自家知自家事,苦守劍山,天武衛損失太大了,五萬精銳,只剩下不足兩萬人,折損超過六成,幾乎被打廢了,剩下的很多都帶著傷,實在無力再追擊。

除卻天武衛留守劍山之後,常遇春率領龍武衛、金吾衛、無當衛十幾萬大軍北上追擊秦軍,因為怕秦軍會在途中設下埋伏,所以常遇春不敢追得太緊,致使在秦軍進入葭萌關的時候還沒有追上,最後只能目送秦軍進入了葭萌關,常遇春一路北上,沒有帶任何的攻城器械,所以只能作罷,退回劍山,待準備好之後再去收復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