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皇甫嵩拜見大王,我王萬年!”皇甫嵩走進乾陽宮,行禮道。

“太傅快快請起,來人,賜座!”鄧昇讓皇甫嵩起身,便令內侍為皇甫嵩賜座。

“謝大王!”皇甫嵩坐下道。

“老太傅今日來見寡人,可是寡人那幾個小子惹太傅生氣了?”鄧昇問道,皇甫嵩是三小隻的老師,作為家長的鄧昇,第一反應就是會不會幾個兒子不聽皇甫嵩的話,惹皇甫嵩生氣了,搞得皇甫嵩來告狀。

“呵呵。”皇甫嵩笑道:“大王說笑了,三位王子聰慧過人,彬彬有禮的,老臣為晚年能有這幾個弟子,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生氣呢。”

“那不知老太傅來找寡人所為何事呢?”那鄧昇就更加奇怪了,皇甫嵩不管朝政,又不願意入軍中,能有什麼事找自己呢?

“臣是為國薦才而來的。”皇甫嵩鄭重道。

“為國薦才?不知何人能得老太傅看重,不惜親自請來舉薦呢?”鄧昇頓時來興趣了,舉薦人才是好事啊,鄧昇也想知道,到底是什麼人能夠入得皇甫嵩法眼的。

“不知大王可曾聽說過上庸慕容家?”皇甫嵩道。

“慕容家?”鄧昇很震驚,這不就是自己剛剛召喚出來的慕容家族夢之隊嗎?怎麼這麼快皇甫嵩就來舉薦了?

不過很快鄧昇就釋然了,慕容家的植入身份是世鎮上庸的老牌將門,皇甫嵩認識也說不定。

“慕容家,寡人也略有耳聞,不過不太清楚,還望老太傅詳細說說。”鄧昇裝作不清楚的。

皇甫嵩很快就將慕容家的來歷說給鄧昇聽。

“回大王,這上庸慕容家,祖上乃是巴郡人,昔日漢王劉邦入蜀,徵召巴蜀各族入軍,慕容家先祖為躲避徵召,遂舉族遷徙至上庸,垓下之戰後,宣王定鼎南陽,建立大鄧,後來宣王進軍上庸,得慕容家相助,至使大鄧得有上庸,宣王為感慕容家之恩,特加封其為將門,世鎮上庸,兩百多年來,上庸能夠有如此穩定,慕容家功不可沒,只不過慕容家一直行事低調,不足為外人所知罷了。”皇甫嵩介紹道。

“而臣也是早年間在上庸遊歷之時,有幸結識慕容家現任家主慕容皝,在慕容家做客之時,發現慕容皝的四個兒子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衝皆是當世人傑,特別是其次子慕容恪、三子慕容垂,這兩人對於行軍打仗、排兵佈陣之事,造詣甚高,其二人之軍事才華,不在臣之下,臣不忍如此人傑被埋沒了,遂厚臉向大王舉薦!”皇甫嵩繼續說道。

鄧昇笑了笑,道:“老太傅的眼光,寡人當然相信,不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寡人還需要親自見一見這四人才可以,還望老太傅不要介意。”

皇甫嵩惶恐道:“人才乃是國之基柱,理應如此,臣怎敢有意見呢。”

“老太傅為國薦才,對大鄧之心可昭日月,寡人定當重重有賞。”鄧昇道。

面對鄧昇的誇獎,皇甫嵩搖了搖頭,道:“大王謬讚了,臣身為大鄧臣子,理應為大鄧之未來著想,為國薦才乃是分內之事,當不得大王誇獎,只希望大王能夠量才而用,不至使國之大才泯滅世間。”

鄧昇對皇甫嵩的態度很滿意,點了點頭,道:“老太傅放心,寡人這就命人前往上庸,召慕容皝攜其子入朝,如果真如老太傅所言一般,寡人定加以重用,斷不會使人才流失的。”

之後,皇甫嵩又彙報了一下三小隻的學習情況,便離開了。

皇甫嵩離開之後,鄧昇便派人前往上庸傳旨,命慕容皝攜子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衝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