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球場的張至誠爆種了。

我們也能經常在NBA的賽場上看到某個神經刀球員突然的爆發,打出了職業生涯的僅有的幾次超級亮眼的表現。

張至誠不是職業隊員,僅僅是因為場下有個女孩子在看他的表現,他就必須站起來,徹底拿下這次友誼賽。

稍作休息,張至誠要說點什麼。

“這場比賽我們要贏”

三個學生心裡沒底,濱大的籃球水平擺在這,而且幾人都沒經過專業的指導和訓練,都是野路子出身,配合沒有配合,個人進攻水平有限,再加上體能的缺乏,你跟這群天天運動的體院牲口拼耐力,找虐。

學生為難,“不好贏啊同學,前面咱們還能跟他們打的有來有回,越到後面越難打”

張至誠佈置任務說:“對方的防守重心在我和劉峰這邊,你們在外圍,拿到球只要有位置就投,咱們的投籃命中率不夠就用次數去堆,籃板交給我倆,你們在外圍如果籃板不是咱們的,你們快退也佔優勢”

“只拼進攻,不拼防守對吧”

“想要贏,只能如此”

張至誠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由他和劉峰往裡面衝陣,衝不進去就分球出來,兩人跳的是兩隊裡面最高的,這樣一來不打成功率,只拼運氣。

下半場開球,此時落後的是八分,看著分差挺大,拋去三分不說也就四個球的事。

體院開球,推進,遠投不進。

劉峰抓到籃板,迅速把球甩了出來。

想要嘗試極限的張至誠把速度拉滿,接到球的時候在中場,等你再看的是,人已經起了三步,最後在罰球線裡一大步的位置高高躍起。

扣籃,球進。

這次的快攻,體院的老師們完全跟不上對方的節奏,太快了,人人都說體院的人是牲口,現在才發現眼前的這個人才叫牲口吧!

這TM打了15波半場,又打了20分鐘的全場,還能有這個體能,這樣的人不拉到體院能不成繼續在恆隆樓裡浪費天賦?

這一球提士氣。

不管是己方隊員還是場外觀眾,看的就是一個觀賞性。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背打,突破,中投,偶爾客串一下大前鋒,張至誠每樣都行。

臨近尾聲的時候,盡然把分數拉到了56:56,這個分數在野球場上很恐怖,但細細一想,不在防守上發力拼的是進攻,這麼高的分數就成了現實。

體院進攻,面對比上半場跟離譜的防守,打進,只要再防下張至誠這邊的最後一次進攻本次比賽便會結束。

累不累?

沒見到幾個老師都喘著粗氣雙手撫著膝蓋嘛!

三個學生已經徹底溜不動了,要不是這麼多人圍觀估計最後一球做做樣子由著張至誠和劉峰發揮一下,剩下的就可能是躺在地上先深呼吸半小時。

最後一球,張至誠要投三分,這個不是他的強項,進與不進交給運氣。

過了半場,不管是否手中有球,身邊總會有一個半人跟著他,一個人全防,另一個距離2個身位的樣子協防,為的就是鎖死他跑位或者運球的路線。

場外的記分牌哪裡開始傳來學生們喊的倒計時。

“20”

“1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