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您好,我就拿李總來講個故事吧”

“比如李總開了個酒廠,在當地小有名氣,酒廠的土地裝置還有配方等等摺合1個億,李總您一年賺2000W,現在李總把您的酒廠資產分成1億份,這樣是不是就是每1份收益是2毛錢,這個就叫股票雛形了,1股就是1份,每股收益2毛”

“現在李總想擴大生產但需要融資啊,銀行那邊最多隻能給你8000W不夠怎麼辦呢,其實李總完全可以賣份額,這個份額的交易就是股票交易了”

“大致知道什麼叫股票了,那我聽說他們都在網上炒股票,這個又是怎麼理解呢”

“李總,您這1億份股票,你不可能在當地一個人一個人問你們買不買吧,這個時候國家說,我這邊的交易所有這個功能,你要賣份額賣股票,我來幫你搞定而且是面向全國所有股民賣你的股票,但是你要提供一點報酬,並且你的資質還要符合,這個過程就是上市了”

“李總您再看,全國得有多少李總這樣的人擴大生產需要融資的,說白了就是缺錢的?國家現在就2個交易所,他得招多少公務員才能滿足全國像李總這樣得人呢?國家肯定沒這個精力的,也就是說你提交上市的材料是你自己向交易所提供,國家把答應幫你賣股票的這個事就委託給向帝都證券一樣的證券公司來做,這個就叫承銷,正常來說,只要你提交的材料符合國家設定的資質,你又搞定了這些券商們幫你承銷,你們公司就是上市公司了”

李復琮再次開口。

“通俗易懂,你繼續說”

“根據15倍PE,李總您的公司會初步倍估值3億,也就是說你要再融資1.5億,只需要賣掉50%的股份就可以了”

李復琮大吃一驚,“怎麼可能,你在開玩笑嗎?”

按照張至誠的這個說法,豈不是公司股票賣完了他就直接有3億了?

那TM的還做什麼生意,直接讓張至誠幫他賣股票就完事了。

“李總您聽我說完,估值的3億是紙面財富,你的實際資產還是1億,這就是沒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後您現在的財富的不同說法,它是2個概念”

“我前面講的做個簡單的總結,李總要上市融資,國家看你符合上市條件,現在只需要你搞定國家委託的券商幫李總賣,券商一看,李總的酒廠資產優良,盈利穩定,用PE估值一下,不得了,值3億,券商同意了,這樣李總的公司就算上市了”

“券商根據李總的條件和15倍PE估值,把股價的發行價定位3塊一股,李總不需要管券商怎麼操作去賣股票,總之券商會把1.5個億給李總,李總最終會繼續持有公司50%的股份,酒廠得到1.5億現金,記住這是酒廠得到的錢,不完全屬於李總個人的”

“券商會怎麼操作呢,他們會把李總酒廠的股票放到國家的交易所裡,讓所有股民買賣,這事跟李總就關係不大了,因為李總已經賣了股份,拿到了擴大經營的融資,只需要在之後的經營過程的所作所為符合國家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你既然上市了,你的經營就要符合國家要求”

“現在國家交易所裡只有李總1億份額中的5000W份就是5000W股,現在單價是3塊一股,張三覺得李總的股票不值3塊,他就不買,李四經過計算覺得李總的股票值3.5,他就會買了等股價上升再賣掉,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不一樣,這就是散戶在交易所裡進行的股票買賣”

張至誠最後道:“李總,以上都是虛構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肯定不會這麼簡單,不過這麼解釋股票,我相信李總應該對股票有所瞭解了”

“瞭解了了解了,這樣吧,給我講講買賣股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張至誠再次給李復琮講了如何在證券公司裡炒股。

最後不差錢的李總直接轉賬100W,答應了張至誠一定會先玩模擬盤,再做實盤。

其實即使張至誠不提醒他,他也會小心翼翼,畢竟他是實業起家。

這種不瞭解的東西,他會選擇謹慎,充這100W完全是因為張至誠不忽悠他,用最直白的話把股票這玩意講的比較透。

羅佩佩早就回來了,這會兒也聽的很入迷,能短時間內把上市公司,交易所,券商,股民還有如何炒股講的這麼透的只有這麼一次。

而且張至誠第一次接待客戶就做了100W的單,光是提成能拿不少,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弟弟,你好厲害,怪不得不要底薪呢”

如果不是她比張至誠大幾歲,這會兒真的要變成小迷妹了。

“我的富婆姐姐,我還有更厲害的你沒發現呢”

“你將來一定不會缺女朋友,臉皮真厚”

“哎,有什麼用,外邊的女孩子有幾個能像姐姐這麼體貼的”

張至誠握著筆很久,在第二頁留下了一段話“目之所望皆是你”

等張至誠離開的時候,羅佩佩鬼使神差的看看張至誠到底寫了什麼,需要思考那麼久。

“有你在的地方,連空氣都格外香甜”

“目之所望皆是你”

他是在說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