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國慶這天,也許城裡會很熱鬧,但在農村每家每戶都在忙碌一年中最主要的收成。

這會張文兵劉慧珍又出去幫忙了。

張至誠帶著李超轉了轉,尤其是他們家的私塘,300平的面積,在打穀場往西一點。

2號這天就是張至誠家正式割稻時間。

他們家今年總共有32畝,有這麼多田還是因為二叔家都在外邊,他們家的二十來畝的旱田水田都給了張文兵。

能用收割機的只有26畝的樣子,剩下的因為比較靠近水庫,田裡還有水,只能用鐮刀割,就是已經裝完的60多袋。

連續20多天沒下雨,稻田裡很板,都不用擔心手扶拖拉機會陷進泥裡。

按照這玩意得速度,張至誠家兩天就能割差不多20畝,剩下得被人家每割的田圍住的就得等了。

收割機割稻還是最近幾年興起的,省事省心。

一畝田由原來的收費35漲到現在的50,感覺是一年一漲,現在的收割機還沒有以後那麼牛逼。

收割機內裝不下一畝地的產出,所以正常來講就是1畝左右的田分兩次卸水稻。

按照張至誠家和二叔家打穀場的面積,上午割的基本都能曬,下午割的都得裝起來,所以上午比較輕鬆,下午就麻煩了,確實要扛。

中午吃飯的時候張至誠還算了一下,現在一畝田水稻的產出還沒有後世那麼牛逼,只有1000出頭1100斤不到,20畝就是2W斤多點,兩家打穀場上撐死之能曬8000斤,剩下的就得想想辦法了。

飯桌上。

“爸,我時這樣想的,咱們自家曬8000斤,4個太陽(曬四天)直接賣,別往家裡搬了,差不了多少錢......”

張至誠的意思是,直接收,直接曬,直接賣,讓張文兵下午就去家門幾個堂叔家看看哪家的打穀場能空出來。

今天割的明天割的全部曬上,現在鎮上不少收糧食的都提供上們收稻的服務,當然價格上肯定要低一點。

老媽插口道:“這麼賣要虧不少錢啊,我們慢慢幹就是了”

“媽,我在學校那邊賺了不少錢,12月份就能結賬了,不管賺的有多少,反正你們10年做田的收入肯定沒有我賺的多”

“兒子,你沒幹犯法的事兒吧”。

老媽慌了,一輩子刨地的老實人,聽到剛上學的兒子賺這麼多錢,心裡承受不住。

“媽,我跟你保證,我這一輩子在國內都不干犯法的事兒,你問問李超,他們家有錢,我就是搭了個路子,這機會也就這麼一次,李超也投了,他老爸都放心,你們還有啥不放心的”

張至誠說完還使勁給李超使眼神。

“阿姨你放心,保證不是違法的”,李超秒懂

“阿姨不瞞你說,我以前喜歡玩,上學後張至誠天天監督我,搞得我現在都不好意思玩了”

“真不是違法的?”

“媽,保證不違法,都是乾淨錢,以後你們就別乾田了,享福吧”

張文兵是一句話都沒插,先不管張至誠說的是真是假,作為一家人的脊樑骨,突然有一天自己可能會“失業”,擱誰身上都有點失落。

張至誠憑著口才,最終說服了父母。

張文兵帶著張至誠買的煙去找人了,李超這會幫個板凳在後院忙著跟胡珺聊天。

“媽,你要有個心裡準備,12月份我差不多賺的只比我說的多不會少,以後你們在家就打打麻將,等我畢業給你找個漂亮媳婦”

“兒子,媽心裡不踏實啊,我們幹了一輩子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