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回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年老天給力,六月七八連續3個月雨水都相對充沛,不需要人力抽水。
秋季割稻的時候又秋高氣爽,真的是老天賞飯吃,記得明年就不行了,乾旱。
張至誠連續的跟同村人打招呼,大多都是姓張,這就很農村,介紹李超說是同學,來幫忙的。
到了家裡的時候,就只有舅爺爺在家,苦了一輩子的老人。
因為勞動改造,一輩子沒結婚,到老了每個月能攢300多。
臨去世的時候全部的錢1W6千多塊,偷偷給了張文兵,說是留著給張至誠娶媳婦用的。
現在73歲了還能幫忙在打穀場上曬稻收稻。
“舅爺爺,我回來了”
範居友到底是年齡大了,耳朵有點不好使了,張至誠跟李超兩人把東西放到廚房跑道跟前又跟他打了招呼。
“舅爺爺,我回來拉”
“至誠回來了,你爸你媽還在田裡呢”
“舅爺爺,這是我同學,專程來幫忙的”,兩人在路上已經商量好了就這麼跟張至誠家人解釋。
李超趕忙打招呼道:“舅爺爺好,我是張至誠同學”
張至誠乾脆就直接從舅爺爺手裡奪過木鍁(鐵鍬形裝的農具,揚場用的),讓舅爺爺休息。
半個打穀場(200平的樣子)的稻穀,就張至誠和李超兩人,10分鐘就能堆成2堆,20分鐘就能裝玩。20多編織袋的樣子。
張至誠用牙咬了咬,確實幹了能裝了,跟李超開搞,一個鏟一個掃。
30分鐘確實搞完了,這會5點多了,老爸(張文兵)老媽(劉慧珍)都還沒回來,用煤爐子燒的熱水,幫舅爺爺準備好洗澡水,張至誠開始在廚房忙活。
李超家裡沒發跡的時候也是農村的,像這種土灶他也燒過。
他家是初中的時候他老爸開始販水果才賺到第一桶金,到高中了家裡的生意越做越大,販水果和運輸一起搞。
這年頭經濟飛速發展搞物流搞運輸的,想不發財都難,那些固步自封的都在吃黃土吃老本。
張至誠炒菜,李超燒草,等到爸媽回來的時候,一個冬瓜燒肉,一個土豆肉絲,一個炒青菜,拌了個蒜泥黃瓜,加了個西紅柿蛋湯,標準的四菜一湯就已經完成了。
還真應了那句農村可能缺的物資比較多,但是蔬菜雞鴨魚是真的不缺。
張至誠先給舅爺爺盛了飯菜,舅爺爺是那種特別自覺的人。
自認為年紀大了,張文兵畢竟不是自己兒子,所以在奶奶去世後他就不上桌子吃飯了,平時都在在自己那個小水泥磚房裡吃飯。
張至誠爺爺現在帶著堂弟張至義在縣城讀書,二叔張文敏在縣城買了房子,帶著嬸嬸劉文翠還有張至誠姐姐張婷在鞋都.
張至誠家的後院(有矮圍牆)有100多接近200平那麼大,種的全是菜,青椒小米椒,青菜土豆,韭菜豇豆,黃瓜冬瓜絲瓜等等,農村常見的蔬菜基本都有。
家裡養了幾十只雞,20多隻鴨,老鵝不養,這玩意吃的太厲害,要群養才賺錢。
上邊一個水庫,下邊一個水庫,只要下大雨從不缺魚(魚在產卵季要回溯到上游的)。
爸媽回來了.
再次見到還不算老的父母,張至誠瞬間眼圈就紅了。
上一世作的孽,自己到現在都還能想起來父母蒼老的臉,佝僂的背,還有就像是被雪一樣染白了的頭髮。
也許是因為李超在,也許是因為他確實不知道怎麼表達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