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股價被你玩的比較高,你還要打壓股價,達到吸籌的目的。

理論上你可以拿到50W手的籌碼,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不說超過5%就要舉牌,如果這個票沒有爆炸性利好的訊息前提下,莊家一般都是6成籌碼倉,也就是30W手。

剩下的資金,就是配合訊息炒熱度,然後拉伸股價了。

如何出貨呢,這個不能說的太細,莊小的聯合其他資金做接力。

因為資金沒有接力的話,稍微有點經驗的散戶和遊資都知道你可能會隨時跑路,這就是不定時炸彈。

莊大的話,自己分賬戶做接力。

就是玩擊鼓傳花,你30W手達到了預期的毛利潤,預留的20W手慢慢的在你吸籌均價之上慢慢出貨。

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慢。

所以莊家的總利潤大致等於=30W手的毛利潤人力和訊息成本吸籌成本後面20W手損失的資金佣金稅時間成本。

如果20W手是別的資金幫你抬的轎子,你可能會多付一點,不然你只給人家資金成本,以後誰還會給你繼續抬轎子?

時間成本是什麼意思呢,做一隻股票可能3個月5個月,更有可能是半年1年的這種。

資金被困在市場裡,達不到錢生錢的模式,這不就是資金成本嗎?

遊資是介於散戶和莊之間的一個獨特群體,還有各種公募私募等等。

遊資你可以搶食喝點湯,但你要不道義想吃肉,你看莊家會不會埋你。

公募私募機構又是另外一個玩法,他們既可以坐莊也可以做遊資。

還有大型機構如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等等這裡就不能再說了。

打板客做法比較穩,他們吃的是莊家達到預期毛利潤後的浮利,這就涉及到莊家出貨了,包括上龍虎榜等等。

是不是這些操作跟散戶玩的完全是不同的東西。

股市裡面的水太深,不是人精你就儘量不要碰。

你若非要進場的話,還是像巴菲特說的那樣做價值投資吧。

有的私募能做到年收益20點,這已經非常牛逼了。

回到濱海電力,這個盤的走勢已經開始看不懂了。

如果張至誠不做T的話,從點火價到現在已經超過60點的漲幅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達到了預期利潤。

莊家不做資金接力,不出貨由著股價自行波動不干涉。

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看著龍子湖堤岸邊架設的不少輸電電纜,煩躁的張至誠突然想到一個可能。

是不是訊息面上有自己沒想到的?

如果隱藏的利好訊息是那種特大利好呢,這一切是不是就說的通了?

就像下個月將要入場的康華醫藥一樣,那種顛覆性的訊息。

電力有缺口,那麼就只能加大電力輸送,核電?這段時間沒有訊息。

風能那就只能撓撓癢,那就只剩下2種可能了,煤電和水電。

張至誠迅速回到網咖,首先查煤電。

所有上市公司的煤電企業公告,確實有增加發電機組的,但是大多輸送的地區是帝都津門附近。

非上市公司,連新聞都看不到幾個,更沒有新成立的煤電公司,所以煤電行業的訊息暫且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