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貿然出兵引起戰亂啊!」

明闕的聲音在這大殿上顯得格外激動。

他跪伏在地上,原本清俊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他登科後便入了仕,文官清流,加上明闕雖是世家子弟卻從不以身份自傲。對世家貴族和寒門子弟都一視同仁。在朝更是頗受讚譽,誰也沒想到他竟會在這個時候同手握偌大權柄的方知野作對。

偏偏明闕半步不退,見帝王不言語,愈發拔高了音量,「陛下,如今朝中積弱,國庫空虛,如何打得起仗?更何況戰火一起,百姓們定是民不聊生,還望陛下三思啊。」

他本就清瘦,知道宋覓嬌死訊後大病一場,幾乎是沒了半條性命,寬大朝服罩在他身上,隨著伏跪的動作,幾乎將人淹沒在那硃紅大裳裡。

朝中靜了片刻,同樣在朝為官的太常寺卿之子林文軒雖看不慣明闕結親又毀親,害得自家小妹被人嘲笑,但他和明闕想法一致,更不願見他被太后和皇帝的紛爭所牽連。

「皇上,臣——」

可林文軒剛要站出來替明闕說話,就被自己的親爹死死拽著袖子,「你多什麼嘴!」

林家父子的動作隱蔽,沒幾個人看見,就在父子二人爭論之際,珠簾後的太后緩緩開口。

「明大人這話,是覺得哀家蓄意挑起戰事,特意要攪得朝局不穩、人心不安?」

「你好大的膽子啊。」

太后語氣平和,內裡卻蘊著怒氣,朝臣們聞聲當即跪了下來,口中高呼「太后息怒」。

明闕仍舊保持伏跪的動作,但脊骨卻挺得筆直,「太后,臣並未此意。」

他的聲音陡然一高,「但貿然出兵,臣,仍覺不妥!」

「放肆!」

太后舒服日子過慣了,權柄在手多年,怎麼受得了被明闕這樣的黃口小兒駁斥,「哀家看你是骨頭軟了,只盼著那等邊陲小國也欺辱到我朝頭上!」

「來人!把這等貪圖享樂的鼠輩給哀家拖下去!重打***板!」

若今日不及時把明闕這等人的嘴巴給堵了,她要興兵之事又如何能順利推行下去。

明闕話被說幾句便被太后扣了個這麼大的罪名,他死死咬著後槽牙,卻半點求饒的意思都沒有。

「即便今日太后要打,哪怕是要了臣下的命——」

明闕被人拖了下去,他衣衫凌亂,聲音愈發高,說到最後幾乎破音,「臣雖死無悔!」

明闕的聲音在大殿之上回蕩,字字句句落到滿朝文武耳中。

原本拽著林文軒衣袖的大理寺卿手上力氣一鬆,無力又震撼地墜了下來。殿外傳來一聲接一聲木板打在臀肉上的悶響,如雷鳴聲聲入耳,振聾發聵。

「陛下!」

林文軒也分不清自己是憤還是怒,趁林父不注意,出列跪到殿中,「還望陛下開恩,饒明大人一命,方能不叫朝臣寒心啊!」

有了林文軒帶頭,朝臣們也逐漸躁動,一些個平日和明闕交好的,還有些覺得唇亡齒寒的,紛紛站了出來。

皇帝端坐在龍椅上,見臣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跪在殿中替明闕求情,依稀還能聽見從殿外傳來的,木板砸在肉上的悶響聲。

然,只聞悶響,並不見求饒呼叫。

皇帝轉了轉大拇指上的翠玉扳指,抬頭時彷彿不經意地瞥了一眼龍椅珠簾後的太后。

跪在殿中的朝臣越來越多,皇帝轉動扳指的動作一頓,隨即抬手,輕聲喊了句,「停。」

立即便有太監揚聲傳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