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殿前對峙(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殿肅穆,太后隔著一道珠簾坐在皇帝身後,她臉色難看,從珠簾縫隙中看了出去,視線落在皇帝身上,似乎龍椅上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仇敵,眼裡滿是算計和不喜。
她剛才在明光殿左等右等,沒等來方知野不說,竟被人通傳去一趟太極殿,說是皇帝有事請她去一趟。
“辛苦母后走這一趟了,”皇帝近來受了風寒,他輕咳一聲,聲音有些嘶啞,“聽說母后也下旨召方大人入宮,想來和兒臣為的是同一件事。但此乃國事,不好勞母后費心。”
珠簾後的太后聽了皇帝這話後臉色青一陣兒白一陣兒,可方知野和她的關係人盡皆知,她連一句駁斥的話都說不出口,只能強忍怒氣,陰陽了一番,“皇帝這說的什麼話。你是天子,朝臣的事兒自然是你說了算的,我一個深宮婦人又能多說什麼。”
“母后說的是。”
皇帝裝出一副沒聽出太后言外之意的模樣,冷了臉色命人把方知野和梁信帶上殿來。
“臣方知野參見陛下,參見太后娘娘。”
方知野身著官服,領著被侍衛押送的梁信進殿。
皇帝正要揚手讓他起身,可一見到渾身是血的梁信,眉毛立刻皺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梁信罪名未定,你怎得把人打成了這樣?”
方知野拱手回話,不卑不亢,“回陛下,梁大人的傷並非臣的手下造成,而是法華寺外一夥流竄多日的盜匪所傷。”
梁信雖心有不甘,但為了保住性命,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將這事全嚥下。
“皇上,方大人所言非虛,”他咬著後槽牙,再不甘心也要和方知野一起把此事遮掩,“臣這傷的確是捉拿賊人時,被那賊子所傷。”
“賊子?”
太后眯了眯眼睛,總算找到了插話的時機,“依二位大人的意思,梁信是為了捉拿賊人才去的法華寺?”
梁信拿宋覓嬌的性命威脅沈自熙,方、沈二人投鼠忌器,和梁信說好了把昨夜發生的事歸咎在盜匪上。
至於哪兒來的盜匪……
只要方知野和沈自熙願意配合,盜匪而已,還不是他說有便有。
見方知野並未戳破,梁信當即伏地,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懇請皇上、太后娘娘明察,臣昨夜外出,意外看到一隊劫匪往法華寺的方向走去。法華寺乃國寺,香客中不乏官眷貴婦,臣恐劫匪生事,這才深夜帶人上前捉拿。”
“哪知劫匪狡詐,臣誤以為他們藏身於香客中,一時才衝昏了頭。”
“捉賊?”不等皇帝說話,太后便接過話頭,“那今日早朝諸位大臣紛紛上書,控告你欺壓老弱,威脅官眷,更說你濫用私刑,還要殺了聖僧!”
太后厲聲呵斥,“這些罪名你又如何申辯!”
皇帝始終一言不發,見太后嚴詞厲色,忍不住垂眸,不動聲色地勾了勾唇,掩下眼底深處的嘲弄。
“陛下明鑑啊!”
梁信在太后手下做事多年,自然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解釋給皇帝聽。
“臣當真是被那群劫匪誤導,以為聖僧與他們勾結……”梁信“噗通”一聲撲在地上,將頭磕地“咣咣”作響,“臣一心捉拿賊人,雖是擔心法華寺上下的安危,但仍是行事不當。 @ ”
“但求陛下、太后看在臣是一心為了京城安定,寬恕臣下!”
梁信言辭懇切,又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太后看了一眼伏跪在大殿上的梁信,又瞥了方知野一眼,一言不發地等著皇帝處置。
殿內安靜,皇帝風寒未愈,嗓子癢得厲害,御前伺候的人腦子都靈光,奉茶女官立刻送來一杯熱茶。
皇帝不緊不慢地飲茶。
梁信卻因為眼下的姿勢難受得厲害。
他本就有傷在身,這樣扯著傷口真是痛得他倒吸冷氣,偏又。
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