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中有個約定俗成的習俗。

每年年節時,若是放孔明燈祈福,便能得到神明護佑。

是以,街上幾乎人人手裡都拿著一盞孔明燈,走個就能瞧見放燈的。

宋覓嬌也買了兩盞,但前頭人實在太多,她怕自己的燈飛不出去,便拉著沈自熙往橋頭去了,「這兒人太多了,咱們去前頭放燈吧。」

沈自熙並不熱衷,許願這樣的事於他而言更是無稽之談。

但看著興致盎然的宋覓嬌,還是乖乖跟著一塊兒去了。

拱橋上的人雖然不多,但也熱鬧,幫著點燈的,放燈許願的,鮮活得很。

沈自熙原本只是跟在宋覓嬌身邊,卻不想,她突然遞來一盞燈,「喏,你也放一個。」

難怪買兩盞了。

沈自熙不信鬼神,他只信自己。

他搖了搖頭,沒接,「你放便是,我幫你舉燈。」

宋覓嬌卻不肯,又把孔明燈往沈自熙面前再送了送,「說了今日是陪我的。」

街上燈火如晝,宋覓嬌可憐兮兮地仰頭看他。

小姑娘蹙著眉毛,估計自個兒也沒意識,嘴巴微微撅著,撒嬌一般,「你就當入鄉隨俗,試一試嘛。」

本就金玉一般的人兒,這副模樣,即便是冷心冷肺的閻王看了也得心軟。

沈自熙心跳漏了一拍,無可奈何地接過她遞來的孔明燈。

罷了,新年佳節,只當哄小姑娘開心了。

見沈自熙接下,宋覓嬌這才歡歡喜喜的叫來水冬應崇,叫他們幫著放燈。

明火點燃蠟塊,孔明燈漸漸鼓了起來,越見輕盈地往上飄。

水冬瞅準時機鬆了手,宋覓嬌那盞孔明燈慢慢悠悠地升了天。

「應崇,你也趕緊撒手!不然飛不起來了!」

「噢噢噢!」

應崇跟著沈自熙多年,哪兒幹過這樣的事,被水冬一喊,手忙腳亂地也鬆了手。

雖慌亂,但兩盞燈還是挨著,一塊兒飄了上去。

放了燈,宋覓嬌趕緊閉眼許願,也不知她許了些什麼,表情格外虔誠。

原本也該許願的沈自熙卻只顧著看她。

街上交映的光襯得她面色如玉,周身都泛著瑩潤的光,並不蕭瑟的夜風吹動她的衣袖和青絲,似乎下一刻就要隨著孔明燈一道飛遠。

沈自熙視線下移,落到宋覓嬌的唇上。

她生了一張極好看的唇,雙唇飽滿,唇角微微上翹,不笑也是一副笑模樣。

她盈盈站在橋頭,分明是再普通不過的佇立著,可週遭景色在她跟前都失了顏色,世間彷彿只剩下她唇上的一抹嫣紅。

誰知嫣紅的唇輕啟,一雙漆黑明亮的眸子猛然看向沈自熙,「你許好了嗎?」

偷看卻被抓個正著的沈自熙不自然地快速眨了下眼睛,立馬收了視線,握拳抵唇,輕咳了一生,「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