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厄自認為自己的精神力足夠強,腦袋轉得足夠快,所以絲毫不慫。

但他意外的是格蘭特似乎也能做到這一點。

也許是他太過輕視其他的小巫師了。

諾厄分神思索了一秒就迅速拉回了思緒,他可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會輸。

接下來的確是諾厄與格蘭特兩人的比賽。

比賽開始二十分鐘後,一題都沒搶到的其他小巫師們已經眼睛發直,尤其是幾個來之前信心滿滿的拉文克勞的小姑娘眼眶都紅了。

整整二十多道題,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能搶到答題機會,全程只能聽到諾厄或者格蘭特的聲音。

當然,大部分時候都是諾厄的聲音率先響起。

從時間年曆表到各個大事件,從各種律法修建的原因到背後推動律法的人, 就算是魁地奇哪一年的冠軍隊伍這兩人都如數家珍地答了出來,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是不是兩部行走的魔法史書或者自動應答羽毛筆。

梅林在上, 這真的是公平比賽嗎?!

三十分鐘後,斯萊特林與格蘭芬多的學生已經鹹魚躺了,一副不用他們出場的擺爛模樣,只有幾個拉文克勞的小巫師眼中還燃燒著熊熊怒火。

就不信了,他們高年級的還比不上兩個低年級的?!

到了後期,格蘭特的注意力明顯有些跟不上了。

高精度的專注往往需要極強的精神力,而格蘭特的專注力並不程度上優秀。

他出身於麻瓜家庭,在進入霍格沃茨學習之前也是在麻瓜學校上學,那時候他是學校裡知名的天才。

在其他孩子還在天馬行空的想象著不著調的東西時,他已經表現出了極為卓越的天賦。

過目不忘、思維敏捷,一個標準意義的天才。

同時他也有著天才的高傲,當意識到同齡人是多麼幼稚,那些自以為是的大人有多麼愚蠢後,格蘭特就失去了繼續與這些普通人交流的興趣。

但伴隨而來的就是興趣的喪失,他不明白那麼簡單的東西為什麼同齡人要一遍遍學習,那些一目瞭然的事大人們還要繼續尋找,在一次次的試圖解釋後格蘭特乾脆選擇了放棄,不與同齡人來往,也不與大人們繼續交流那些無意義的事,他將自己沉浸在了只有自己知道的世界裡。

父母意識到了自己孩子的不對勁,他們承諾在格蘭特十一歲的時候帶他去見他的同類人,一個只招收“天才兒童”的學校。

格蘭特原本對此抱有不小的期待,直到那天他率先收到了一份貓頭鷹帶來的信件。

不是所謂的天才兒童的學校,而是一個不屬於普通人的學校。

他似乎比那所謂的天才還要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