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上,王玄策的這個問題也是許多非江湖武人出身的外行們共同的疑問。

不過當時王玄策的師父也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而等到王玄策真正開始跟著師父學著呼吸吐納積蓄內力之時,他才算是明白了內力的產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對於整個內家煉氣的修行過程來說,內力已經是最後一環。

按照王玄策恩師所傳授的法門,在最開始修煉內力之前,每一個從頭練起的人都需要學習呼吸吐納之法感受天地靈氣。

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很是簡單,但卻異常枯燥無聊——同時也是許多人終究沒辦法成為頂尖高手的原因。

因為呼吸吐納能夠成功的要素便在於培養氣感,也就是要能夠感受到體內的元氣與天地靈氣之間的流動與共鳴。

單這一步,許多人恐怕練上一輩子都感受不到天地靈氣與體內元氣的流動。

雖然天地靈氣自古便有,而每一個還活著的人自身都有元氣,但這卻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此二者的存在。

只有培養出氣感,才能進行下一步的修行——只有到了這一步,修行者才算是說自己在“練武”,而不是像許多人農閒只是去強身、自保而去學的所謂“莊稼把式”。

而當初王玄策足足每天朝夕不輟地苦苦練習了整整兩個月,這才培養出了氣感。

當養成氣感之後,內煉之人便需要進一步地去加強自身元氣與天地靈氣之間的共鳴,找到二者之間最為合適的那個契合點。

這個契合點人與人之間各不相同,哪怕修行的是同一門功法。

至少有史以來,各門各派的江湖前輩們都不曾出現過有“契合點”完全相同的兩人的例子。

也就是說,關於這一步的修行,每一名師父都只能引領以及分享自己的經驗,但是最終成功與否,卻還是隻能靠每個人自己。

這樣的過程顯然是枯燥且急躁的,因為那種明明天地靈氣與自身元氣都能夠感受得到。

但卻硬是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切入點,從而很好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感覺,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多少成功闖過第一關培養出了氣感的幸運兒就在這種眼睜睜地看著一內一外的兩種元靈之氣明明近在眼前卻又觸之不及。

最後導致內心崩潰走火入魔——即便能夠最終僥倖逃過一死活了下來,但卻也丹田被毀氣脈被廢,從而成了一個廢人。

以王玄策自己的情況而言,他是在自己六歲的生辰當天培養出氣感的。

在此之後,王玄策每日都在靜心吐納從未間斷,但倒他真正找到了自身元氣與外界靈氣的契合點從而成功地將二者完美融合之時,距離他十一歲的生日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雖然這個過程可謂是極端地難以忍耐又兇險萬分,但當這個契合點一經找到,那修行之人獲得的好處就是極為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