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室內的燭燈(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近的這幾個夜晚,只要麴智盛一閉上眼睛就立馬會看見那一張張滿是血汙的人的面孔……
這個時候,麴智盛與父王之前說的那一番話忽然就在他的心底裡頭浮現了出來。
麴智盛嘴角向上牽動了一下,露出了一個比哭還要難看的微笑,這位才從噩夢中驚醒的王太子就如同大病初癒卻也難免虛弱的病人一般掙扎著從地面上站了起來。
跌跌撞撞地就著窗外那微弱的月色點燃了室內的燭燈。
“王上……或許你說的沒有錯……”
伴隨著那顫顫巍巍的火苗,麴智盛的聲音也跟著時斷時續地從嘴巴里頭傳了出來。
“這些老百姓的確是隨著突厥設官踏上叛逃道路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為了他的障眼法……可說到底,這些百姓也無非就是為了活下去啊……”
盯著那蠟燭上隨著火焰燃燒而逐漸匯聚直至流下來的燭淚,麴智盛忽然想到了一個他在那個夜晚所看見的一個突厥小孩子,在他的臉上,也有著一滴流下來的血淚。
巧的是,這蠟燭的燭淚也是紅的……
麴智盛忽然就是一陣沒來由的心煩意亂,於是俯下身去想要吹熄這支蠟燭。
王太子的動作忽然停了下來。
他的目光落在了蠟燭邊上的一張紙上,這張紙上頭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小字,內容則是自己的母后從中原天朝帶過來的西域高僧鳩摩羅什的漢譯本佛經。
這是今日麴智盛結束了與父王的對話之後,自己回到太子府中為了消磨睡前的時光……也是為求一個自己心中的安慰而抄寫的經文。
提起經文,他又不得不想到了自己的那一位險些就被餓死在了高昌王宮當中的“王叔”。
這位來自大唐的高僧大德當日辭別國王繼續踏上西行求法之路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孩子的麴智盛自然也是隨著父王母后一道在王城之外為他送別。
彼時的麴智盛雖然年幼,但是看著自己的這位叔父漸漸遠去的背影,當時的他是真的很想快步趕上前去,追隨著他往那西天佛國而去。
想到這裡,麴智盛忽然又笑出了聲來。
是啊,如果當時的自己真的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追隨著王叔西行而去了,或許他也就不會像如今這樣身在王城忍受著度日如年一般的煎熬了。
在麴智盛想來,西行求法的路上的確是充滿了重重磨難,但在如何艱辛的苦難又哪裡會有這宮廷朝局之中的波詭雲譎來得更加防不勝防呢?
身為王太子,麴智盛如今也不過只能看著自己的父親一步一步地將高昌國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看著這書案上還沒有抄寫完的佛經,麴智盛的心思一下子想到了那如今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到了西天佛國取得真經的叔父,又一下子想到了自己那終日吃齋唸佛的母親。
說起來,麴智盛忽然記起,自打自己回城以後,似乎都還沒有拜見過自己的母后呢。
之前麴智盛在書房當中與他父王的那一場談話其實說不上有多麼的愉快,甚至還有那麼一些不歡而散的意味在。
所以麴文泰原定在宮中為自己兒子接風洗塵的一場家宴也就並沒有擺下來。
最終也不過就是麴智盛一個人默默地離開了書房回了自己的府邸,在府中下人們的服侍下胡亂吃了些東西便把自己鎖在臥房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