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在各自發展(第2/2頁)
章節報錯
“古來製鹽一說一向是有海鹽與井鹽兩種。”王玄策一邊說著一邊雙手連出,右手寫下了一個“海”字的同時左手又寫下了一個“井”。
一旁的蘇辰看了王玄策這雙手同時寫下不同字的本領,忍不住在心裡頭為他喊了一聲好。
一般說來,這天底下的人還是慣用右手居多,常人若是想使左手寫字,總是會寫得歪歪扭扭如同鬼畫符一般。
可王玄策的左手寫起字了不但他使右手寫出來的字一樣規整,更難得的是他這是雙手同時寫下了兩個不同的字。
公冶治看著王玄策寫的這兩個字,頓時陷入了沉思。
“的確,川蜀之地與齊魯之地一直都是鹽幫最為重要的兩大核心。”公冶治一眼就看出了王玄策這兩個字的含義。
一旁的蘇辰也有著自己的考量:川蜀之地多為井鹽,齊魯靠海則曬海鹽,這不同的製鹽之法。
便導致鹽幫當中形成了代表川蜀井鹽的‘井中雪’與代表齊魯海鹽的‘海白玉’兩大派別。
而鹽幫眾人除了製鹽以外,更主要的還是要販鹽,所以除了這井鹽與海鹽兩派之外,這鹽幫當中還存在著第三個派別——“風飄絮”。
柳絮色白,鹽也如此,風把柳絮吹到空中飄向了天下各處,而這幫內專司運鹽販鹽之務的“風飄絮”派便也如同風吹柳絮一般將幫內眾兄弟製成的食鹽運往天下各方。
因為鹽幫製鹽最後的目的也不過就是為了要賣出去,更何況天下各處都不缺買鹽的人,所以這“風飄絮”一派的堂口遍及大唐各大州府。
更何況對於這一派專司運鹽販鹽的派別來說,不管是井鹽還是海洋,總歸是要運出去賣的,所以也只有這一派的人被選出來擔任鹽幫幫主之時,另外兩派才能心服。
因此,這鹽幫當中雖然一直都是三派並存,可是那統領鹽幫的幫主之位卻是世世代代都只在“風飄絮”這一派當中流傳。
而另兩派身為製鹽的自然是都不願意得罪這一派以免自家產的鹽賣不出去,所以這麼多年來對於“風飄絮”一派在幫內的大權獨攬倒也沒什麼怨言。
但是偏偏,如今鹽幫幫主的兒子之前居然和幫內“井中雪”一派的鹽長獨女有了聯絡……等到過年之時讓人發現之時,“井中雪”的楚鹽長獨女已是珠胎暗結。
怎麼說呢,當即鹽幫呂幫主之子呂名揚在江湖上也算上一表人才,楚鹽長與呂幫主這麼多年來那也是過命的生死兄弟,再加上是這大過年日子,所以兩家索性覺得擇日不如撞日,直接就在大年初一為兩人辦了婚禮。
這原本也算是一門好事。
可偏偏卻讓“海白玉”一派的姜鹽長犯了難——早年間因為一些生意上的衝突,他與楚鹽長可說是大打出手了好幾次。
索性呂幫主一向處事公允二人又都念著對方到底算是幫內自家的兄弟,所以二人這麼多年來也一直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