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服(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連當初在終南山死於自己之手的朗瑪小和尚,其人心性也遠超其師金輪法王。
因為武功不敵而敗在自己手中後,那位朗瑪小和尚仍是異常平靜接受了自己死亡的事實,甚至還在最後道破自己身份,說自己敗得心服口服。
不過金輪法王原本軌跡上的心性就遠不如五絕之輩,比如拿北宋年間在中土肆虐的鳩摩智來比較。
要知鳩摩智與金輪法王,前者為吐蕃國師,後者為藏邊異士,二人橫行中原,以武為樂。若雙方交手,誰的武功更勝一籌,其實這二人,均為絕頂高手,且在各自時期飛揚跋扈。
只是比起那位“大論明王”,這位金輪法王心性上就相差太多了,先不提天龍和射鵰時期江湖水平高低,就單拿鳩摩智中原的經歷來說,就遠勝於金輪法王。
鳩摩智在大理初登場,便以火焰刀單挑天龍寺所有段氏高手,風頭一時無二。
此後又是在慕容家準備活祭段譽,以此換取當年之諾!
即便後期在少林寺,因為強練易筋經欲圖速成,反而練出內傷後的鳩摩智,仍在少林寺相助慕容博父子。
而相比起這位“大輪明王”,金輪法王心性卻是奇差無比,
一旦交手受挫便會就會漸感煩躁,原本軌跡中與周伯通等人的交手便是如此。
“小僧技不如人,呂教主單憑發落便是!”
對於呂義語氣中的奇意,金輪法王則是仍不理會,依舊雙手合十說道。
他平生在藏邊和西域一帶鮮有敵手,如今卻慘敗在呂義手中,如何接受了的這個現實,於是便執意聽從呂義發落。
“金輪法王,你可知你為何輸給我?”
看著面前的金輪法王,呂義則是心中一動,忽然開口問道。
“小僧不知!”
自從敗在了呂義手中後,這金輪法王的言語也是變少了。
“法王可知百年前吐蕃有一位國師名為“大輪明王”嗎?”
看著被自己一番打擊下有些一蹶不振的金輪法王,呂義便有意提起鳩摩智的生平。
“大輪明王?”
聽到呂義提起百年前吐蕃密教那位有名的高僧,金輪法王眼中則是閃過一絲異色。
同時一旁的靈智上人則也略顯意外,顯然很是意外中原內竟有人知曉那位“大輪明王”的名聲。
“在徽宗年間,那位“大輪明王”曾經身至中原,多次與中原高手論道,因此才有了日後的造化,法王武功高強不假,卻是不知一個道理……”
看著面前稍稍被自己引起一絲興趣的金輪法王,呂義說道此處則是有意賣起了關子。
聽到呂義提及百年前的江湖秘聞,一旁的黃藥師和歐陽鋒等人也是側耳傾聽起來,尤其是李莫愁,剛從古墓中離開的她,對於江湖的一切都是大感好奇。
“還請呂教主明示!”
聽到呂義言語提及到了那位曾經名震吐蕃密教的“大輪明王”,金輪法王也是有心想要請教自己與那位明王的差距。
“天下習武之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交流,若是一味執著追求閉塞修煉,最後也不過是坐井觀天而已,法王身懷武功不假,可藏邊閉塞已久,又有什麼高手,法王縱然無敵一時,卻對於自身武功進境未有半點益處!”
看著面前的金輪法王,呂義則是說出一番令在場眾人都感到驚異的觀點。
“當年那位大輪明王早年能有此成就,也多是多虧了當初在中原的一番經歷所賜,法王與那位大輪明王資質無差,卻是少了對手。法王武道上若有追求,不如暫且留在中原。”
呂義接下來的一番話,則是讓金輪法王神色稍變,好似在心中真的思考起了其中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