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夏就不得不提前逍遙派,逍遙派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三人的恩怨情仇,則也造就了西夏與江湖的接觸。

李秋水擔任西夏太后其間,西夏國內則廣邀天下高手,並以此成立的一品堂,北宋哲宗年間,四大惡人曾經便加入了這西夏一品堂。

後來李秋水與天山童姥在西夏皇宮內鬥得難分難解,最後同歸於盡!

李秋水雖然身死,可西夏國內並非沒有高手坐鎮,那便是與“北喬峰”曾經義結金蘭的虛竹了!

……

自從在潼關城內接待了來自西夏的使臣後,呂義便很快得知西夏使臣的來意。

原來是眼見明教一舉奪下潼關,佔據關中一帶後,欲求脫離蒙古的西夏便與明教有了結盟的打算。

對於明教,這位新繼位不久的夏王,明顯是做足了功課。,

清楚明教此前乃是江湖大派後,便將國內早年收藏的武學典籍當做厚禮,以求來換取與明教的結盟。

不過這次西夏派遣使臣前來,則只是帶了寥寥數本收藏而已,並未帶來全部,顯然是有所提防明教出爾反爾。

對此,呂義並不在意。

西夏國內的底細,這天下恐怕沒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所謂的國內珍藏有武學典籍,呂義也並未懷疑。

畢竟當年李秋水貴為西夏太后時,可亦曾垂簾聽政過,在北宋年間,西夏一品堂大力招收天下高手,距今已有百年之久。

因此西夏國內留下前代高手的畢生所學,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

只是呂義如今一身武功早已臻化境,內力深厚無比,放眼天下,罕有對手!

對於當年這些所謂普通高手所留典籍,呂義並沒有太多興趣,唯一能夠引起他興趣的則是當年那位與“北喬峰”義結金蘭的二弟虛竹。

仔細算起來,天龍之時,少林寺的掃地僧武功當屬第一。

比起這位大隱隱於市的掃地僧,江湖上盛傳的“北喬峰”和“南慕容”,他們二人的武功遠遠遜色於這位掃地僧多矣!

至於所謂天龍四絕,武學造詣上也是大為遜色於這位掃地僧。

這位藏身於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僧,可謂是天龍之時,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而在掃地僧之後的江湖,則變得凋零許多,那“天下第一”的名號則是落在了虛竹頭上。

“北喬峰”自盡於雁門關外,“南慕容”因為機關算盡,卻最終復國無望,因此落得了瘋瘋癲癲的結局。

而“大輪明王”鳩摩智雖然天資聰敏,過目不忘,可為人太過痴迷於武學,在無法勘破“我相,人相”強練易筋經,導致走火入魔。

最後雖說在陰差陽錯下被段譽以北冥神功吸取了一身內力,這才保住一條性命。

鳩摩智則自此之後便大徹大悟,返回吐蕃,埋首鑽研佛經,成為了一代高僧。

大理世子段譽,此人無心武功,在懵懵懂懂間修煉成“北冥神功”和“六脈神劍”後,已算是極大的福緣了,日後攜眾美返回大理後,便就就無心武學。

而虛竹資質甚差,可奈何其人勤懇,又兼顧李秋水與天山童姥畢生所學,加上又經喬峰傳授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一身武功兼顧陰陽變化,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恐怕早已成為了不亞於昔日掃地僧的一代高手。

若非虛竹為人木訥老實,呂義有所懷疑當初與重陽真人斗酒的僧人便是那位昔日的靈鷲宮之主了!

況且虛竹身兼逍遙派傳承,如若那斗酒僧是他的話,又何必藏身少林寺十數年才創出了這門“九陽神功”!

更有一點,以虛竹的木訥,可亦僧,可亦道,卻唯獨與儒字一途沾不上邊!

再者說,喬峰自盡在雁門關外後,虛竹便與銀川公主隱居在縹緲峰之上,幾乎斷絕了與中原的來往!

不過這一切,只是呂義個人的猜測。

那位靈鷲宮之主,究竟和“九陽真經”有何關係,旁人根本難以知曉。

只是唯有一點,呂義可以猜得到,那便是經歷百年歲月,這位靈鷲宮之主或許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不然按照原本軌跡,西夏又怎會被蒙古滅國!

只是這一切,未曾親眼證實前,呂義心中所想都只是猜測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