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下,呂義與鐵木真定下城下之盟後,鐵木真麾下的諸將則是親自出馬,這才將四散奔逃的蒙古大軍重新整合。

就在雙方商談城下之盟時,率領一軍的孟拱則是在此其間成功攻下大名府,並且肅清了山西境內原本歸順蒙古各路叛黨。

而孟拱無愧南朝後期能夠力挽狂瀾的名將,平定山西境內的亂軍之後,又是親自率領大軍兵出河北。

有了洪七公率領的丐幫弟子的協助,又有裘千仞這般宗師高手聽其調遣,孟拱用了不到三日功夫就收服了當初被金國封為“九公”的河北豪強。

有了他們加入後,其他勢力更小的地方豪強自然也是望風而降。

不到數日功夫,原本孟拱麾下只有五萬人馬的大軍到最後竟有了十多萬之多,而在洪七公和裘千仞的威懾下,原本這些各有異心地方豪強則也是前所未有的順從。

在加上之前被呂義提前派遣混入其中的明教弟子出手,最後這些地方豪強亂世所依仗的立身之本就被明教順理成章的接納了。

就在雙方定下城下之盟的三日後,孟拱便親率十萬大軍趕到了汴京,有了這十萬人馬的威懾。

原本還有著其他心思的蒙古諸部,也是終於變得老實下來!

蒙古大軍能夠攻城略地,則是依仗自身弓馬嫻熟,而在這汴京城外遭遇了這場大敗之後,則是損失慘重。

此次南下隨行而來的數十萬匹戰馬早已是十不存七,加上剛遭遇大敗氣勢正衰,倖存下來的蒙古大軍也是心無戰意。

在黃藥師,洪七公,裘千仞,以及孟拱等人的見證下,呂義給鐵木真留下了三個月的籌備期,到時若是三個月期滿,蒙古仍未能按照約定發兵西征,呂義便會親自出手。

對此,鐵木真自然沒有異議,連同他在內的蒙古諸將可是親眼見識呂義近似鬼神一般的武力,早已放棄了所謂僥倖。

而隨著呂義在汴京城下大敗蒙古,並且與其簽下城下之盟的訊息,則是很快傳到南朝百姓耳中。

自唐末藩鎮四起,中原大亂以來,來自於北方的異族則始終是中原百姓心口的一根刺。

兒皇帝石敬瑭,向契丹俯首稱臣,並且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之舉,讓後周乃至大宋連年出兵都無力討回,為此讓多少士卒埋骨他鄉。

然而即便如此,仍是未能收服中原故土,甚至還被迫簽下恥辱和約。

其間北方一帶異族接連崛起,契丹被金人所滅後,宋國也曾發兵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卻被打得大敗而歸。

並且還被金人看破虛實,從而又有金人南下,靖康之恥的故事。

金人佔據北方一帶百年間,偏安一隅的南朝君臣,對其畏之如虎!

而今日不僅故都汴京被收服,金國也被其所滅,就連威勢更勝金人一籌的蒙古大軍,也在汴京城吃了敗仗,因此被迫簽下了城下之盟。

金國被滅,蒙古被迫退兵引軍西進,這北方一代剩下的地方豪強和各路亂軍自然只是疥癩之患!

孟拱率領平定山西,河北兩地的大勝之勢趁機北上收服昔日漢家故土,不到半月功夫,孟拱所率大軍就已收服燕雲十六州,甚至還還親率大軍抵達了早已化作一片焦土的燕京城,自此才停下征戰腳步。

燕雲十六州被收服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

讓自唐末以來,就立志北伐收服故土的天下漢家熱血男兒為之振奮,就連南朝君臣上下也是為此激動不已。

不過外敵已被平定,威勢大漲的明教卻又讓南朝君臣又懼又怕!

自從滅掉金國,大敗蒙古之後,明教之勢如日中天,北方一帶又盡被明教管轄,這如何不讓躲在臨安府的趙宋官家心中惶恐呢!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欺辱柴家孤兒寡母,因此奪其社稷,以宋代周!

而今明教勢大,加上其收服北方故土後,麾下可戰之士已達二十萬之多,這如何不讓久居深宮的趙宋官家心中惶恐難安呢,唯恐忽然有一天那位好似鬼神的明教之主殺入宮中,讓其退位!

遠在千里之外的呂義,自然無暇去打聽那深宮中趙宋官家心中的惶恐!

“呂小子,沒想到在你手中居然真得收回了昔日漢家故土,我老叫花子平生極少服人,可是這一次卻不得不對你心服口服!”

從北方歸來的洪七公,看著面前的呂義,則也是少有語氣欽佩道。

為了收服昔日漢家故土,這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大好男兒埋骨他鄉,甚至從當初被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到了百年前北方一帶盡數落在金人手中。

眼看南朝只剩下半壁江山,形式岌岌可危,而君臣上下卻仍不思進取,整日醉生夢死,讓洪七公心中自是極為不滿!

可他武功雖高,卻難以改變廟堂之事!

只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每每金人南下,他都率領丐幫好手在後方截斷金人糧道,燒其輜重!

只可惜仍是難以扭轉大舉,眼看他垂垂老矣,北方又有強敵崛起,心中鬱郁之情可以想象。

谷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