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龍象般若功(第1/4頁)
章節報錯
有宋以來,吐蕃密教也曾有奇才湧現。
其中首屈一指的則是百餘年前吐蕃國師鳩摩智,這位國師因在大輪寺出家,故而又被稱為“大輪明王”。
而這位吐蕃國師天資聰敏,過目不忘,痴迷於武學,與金輪法王有所不同,這位吐蕃國師無論功力見識均已臻於極高境界,且具有大智慧,精通佛法,經常開壇說法,可謂是吐蕃數百年來無論才智天資最為出眾一人。
至於金輪法王,他雖然也是個不出世的武學奇才,可無論心性還是眼界都大為不如那位“大輪明王”。
不過今日既然這位金輪法王已經登門求教了,呂義自然不能閉而不戰!
“既然今日法王此次前來是為登門求教,還請暫且移步演武場,那裡地方寬敞正適合你我二人交手!”
看著一旁的金輪法王,呂義這時候則提議道。
此處是襄陽城門,人來人往,自然不合適二人交手。
“好!”
金輪法王這時候也留意到周邊已經有匯聚過來的人群,自恃宗師風範的他,也不願在這城門口當做供行人解乏取樂的江湖賣藝把式。
一旁的靈智上人心中雖有憂慮,可看向已經走在前方的金輪法王,片刻後還是跟了上去。
金輪法王在吐蕃內橫行無阻,著實是有壓萬夫之勇,生平出手,絕無有抵擋他三招之人。
如今來了中原,平生從未受挫的他,自然無所畏懼。
呂義邀請,他也不考慮什麼陰謀詭計,這便是對自己武功極為自信。
不多時功夫,一行人已經行至演武臺。
黃蓉三人與達爾巴一行人各自佔據演武臺一角,而呂義與金輪法王二人早已登上了演武臺。
“說起來我也對貴派的護教神功可是久仰已久了,只可惜當初與令徒交手時仍未讓我盡興,還望法王今日能讓我不失所望!”
看向正對面的身穿黃袍的金輪法王,呂義接下來所說出的一番話卻是讓其神色大變。
“狂妄!”
聽聞呂義言語,金輪法王臉色自然難看。
不過他心中雖怒,可心中仍是未曾小瞧面前的呂義,只見他一整袍袖,金銀銅鐵鉛五輪一齊拿在手中。
“五輪大轉!”
演武臺旁的靈智上人眼見金輪法王居然祭出了拿手兵刃,則是心中一驚。
要知道這位法王能夠得此名號,則是因早年與人交手善使金、銀、銅、鐵、鉛五輪作為自己的兵器,因此得到”五輪法王“、”金輪法王“等稱號。
這五輪大轉在金輪法王手中可是如虎添翼,尋常人等無論手持何等兵刃,都決計擋不住五輪齊出。
只是自金輪法王獨霸吐蕃後,已經甚少有人值得他出手了,然而沒想到法王如今剛至中原,就祭出了自己的拿手兵刃。
因此,靈智上人這才神色一變。
其實這便是他有所不知了,金輪法王平生兩大自傲之事,一是重振密教分支金剛門的聲威,以區區旁系身份卻能躋身為密宗法王,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其二則是收了一位日後足以光大門楣的弟子,他本就是一位不出世的武學奇才,可他所收的這位大弟子資質卻是更勝他一籌!
他這位大弟子習武時間不過十載寒暑,卻能將密教中最難以修煉的“龍象般若功”練至第七層之境。
而金輪法王身為其師,如今也不過是將其練至第八層之境,都算得上難得的習武奇才了。
“龍象般若功”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數千歲高齡,最終必臻第十三層境界擁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
自這門神功傳下以來,除去金輪法王師徒外,也唯有北宋年間,藏邊曾有一位高僧練到了第九層,繼續勇猛精進,待練到第十層時,心魔驟起,無法自制,終於狂舞七日七夜,自終絕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