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密宗首徒朗瑪……”

聽到黃袍番僧氣絕之下所報出的大名,呂義則是眸子精光一閃,他此前早已猜到了黃袍番僧的來歷,只是一時無法證實而已。

如今聽到他氣絕前自報家門,呂義也是終於清楚了黃袍番僧的來歷。

天龍之時,吐蕃有一人名為鳩摩智,因為擔任大輪寺住持,故而又被稱為“轉輪明王”,而這位“轉輪明王”曾在早年經密教寧瑪派上師傳授火焰刀,這才憑此蕩平黑教。

而到了南宋之時,不僅是中原武林凋零,就連吐蕃密教也是如此。

吐蕃密教傳承斷絕,門下也是青黃不接,門中代代相傳的武功因此失傳,就連身為吐蕃密宗護教神功也因此遺失在外,反而是讓身為旁支的蒙古密教金剛宗大放異彩。

既然說起了蒙古金剛宗,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此人便是金輪法王,作為不世奇才的他,可是日後唯一一個將“龍象般若功”練至第十層的人。

而其一生曾收過三名弟子,分別是二弟子達爾巴,以及身為蒙古王爺的霍都,唯獨只有身為大弟子訊息不詳。

只是聽說其大弟子資質聰穎,卻英年早逝,讓被視其衣託的金輪法王深以為憾。

如今聽到黃袍番僧氣絕下自報家門,呂義這才清楚他正是金輪法王的大弟子。

“龍象般若功”固然神妙,可其中修煉之艱難,呂義也是有所耳聞。

這“龍象般若功”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就。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往後越難進展。

龍象般若功初始修煉異常簡單,可之後每一層需要的修煉時間翻倍,黃袍番僧看起來極為年輕,可卻能在這般年紀將這“龍象般若功”練至這般境界,倒是讓呂義心中驚歎。

難怪日後會被金輪法王視為繼承自己衣託之人,這份天資如若不死,的確會有所成。

只可惜,今日卻是死於我手中!

看著嘴角含笑氣絕而亡的黃袍番僧,呂義則是微微搖頭,心中明顯有些惋惜。

同時也明白金輪法王的大弟子朗瑪死於自己手中,恐怕日後免不了要與其做上一場!

對於金輪法王,呂義卻並未有所畏懼,他如今九陽神功大成,放眼天下間也只有五絕能做他的對手。

金輪法王雖然是個不世的武學奇才,可這“龍象般若功”修煉過於艱難,如今的他卻並不被呂義放在眼中。

為日後天下少了朗瑪這般對手感嘆數聲後,呂義則大步向前,朝著重陽宮後山趕去。

若他繼續拖延下去,唯恐古墓中的斷龍石會被人放下來,到時候可就有趣了!

想到此處,呂義也不在耽擱,連忙運起輕功,很快便趕至古墓內。

人還未至古墓內部,就聽到甬道中傳來雜亂的聲音,為了避免一時引得甬道人情緒激動放下斷龍石,呂義連忙自報家門起來。

“無需驚慌,是我!”

“是呂公子!”

甬道內的人聽到熟悉的聲音,很快就聽到孫婆婆語氣極為驚喜道。

本來林侍女昏迷前要孫婆婆放下斷龍石,可是孫婆婆深知放下斷龍石後就徹底無迴旋餘地了,即便她們數日前在這古墓中目睹了昔年王重陽留下的石刻,知曉了古墓中還有一條極為隱秘的水路,但畢竟過於兇險,尤其是今日這古墓內容納太多全真教的弟子。

即便放下斷龍石能夠阻擋強敵,可林姑娘和全真教一眾傷員就要徹底被困死在這古墓之中,為此孫婆婆這才守在甬道入口,如果形勢真的不可迴轉,她便放下這斷龍石。

“是我,孫婆婆!”

聽到甬道內的人正是孫婆婆後,呂義也是心中大定。

“呂公子,那些金人呢?”

走出甬道的孫婆婆,看著去而復返的呂義,神情滿是激動。

“全部被我打發掉了,婆婆,前輩她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