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由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難怪日後慕容燕更名為“獨孤求敗”後,能悟出“獨孤九劍”這般無招勝有招的劍法,想及日後回到南慕容身旁的王語嫣,呂義似乎也明白了什麼。
“獨孤九劍”不比其他武功,其中“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無不考驗創出這門劍法之人的眼光和閱歷。
而慕容燕行走江湖仔細算起來不過幾十年功夫,加上其四十歲左右就開始世外隱居,又怎會有時間見識到天下萬般武學。
更不提獨孤九劍最後一式的“破氣式”,其中更是針對高明內家功夫,若無深厚家傳,又怎能思索出如此手段!
獨孤九劍,說起來是一門劍法。
而在呂義看來,倒不如說是一門涵蓋天下萬般武功的總綱,而能對這天下武功能有如此瞭解的人,莫不是家傳淵博之輩。
慕容家有還施水閣,其中收藏天下武功大半,而王語嫣又有瀏覽琅嬛福地以及段家武學的機會,說是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莫不如是!
有了這等前人積累,才有機會創出這門武學的機會!
若是僅憑一人之力,那此人資質恐怕就過於恐怖如斯了!
人力有窮時,想要創出“獨孤九劍”這門幾乎涵蓋天下武學的劍法,也只有身負這等傳承之人,才能有機會創出!
想明白這一點後,呂義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難怪從天下道家之書悟出高明武功的黃裳,會一時被慕容燕所傷,以二人傳承來看,都是幾乎看遍天下萬卷藏書之人。
或許只有日後武功大成將自己所學著成“九陰真經”的黃裳,才有資格和更名為“獨孤求敗”的劍魔論一高下!
至於其他高手,比如黃藥師和洪七公等人也要略輸一籌。
當然其中,亦是包括了王重陽和林朝英二人,只是他們二人若是能冰釋前嫌,一同悟那雙修之法,或許還有機會抵達那一層次!
“前輩大才,晚輩萬萬不及也!”
收起了石桌上的手書,呂義不禁暗暗嘆息,隨後便正色朝著洞窟中的墳冢跪身一拜。
縱然是看到了慕容燕手書留下的內容,也難以削減半分呂義心中這位劍魔的形象,反而讓其在呂義心中形象變得更加充實起來。
一旁的大雕眼見呂義對石墓如此恭敬,心中也似歡喜,伸出翅膀又在呂義肩頭輕拍幾下。
回身對著一旁的大雕為微微一笑後,呂義起身後便親自為這位慕容家最後的傳人豎碑刻字起來。
大雕雖通靈性,可畢竟仍未脫離鳥獸之身,不懂人世禮儀的它能做到這一點已是極限,可呂義仍是不願獨孤求敗這般大才默默無聞卒於這山谷之中而無他人可知。
便以短戟當筆,又在山洞外尋來了一塊大青石,便在上面雕刻起來,將獨孤求敗的生平與大名,盡數留在這塊青石之上。
做完這些後,呂義起身後又對著墳冢作揖連拜。
當然他對這位慕容燕,亦或是“獨孤求敗”這般恭敬,也有信中最後點明獨孤九劍所在的緣故。
PS:武松擒方臘,是借鑑了央視版水滸傳,而央視版水滸傳其中這個環節則是有關浙江沿海身份流傳的民間的故事。
而我借鑑它的原因更簡單不過,不給武二郎開個逆天掛,梁山泊一眾軍中戰將,加上江湖混混李逵之流,我實在想不出梁山泊怎麼擊敗有武功在身的方臘!
更何況人家也有掛,而且不小,還是乾坤大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