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章 新軍成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天後,陳夏一家南下,風景優美的玄武湖畔,一座佔地百畝的公爵府正在修建。
橫山伯爵府已經太小了,只能作為別院存在,而且他要在南京練兵,雖說不是在城裡,可嘉定離那也遠了些不方便。
陳夏一邊吐槽著榮國公的封號難聽,一邊眉開眼笑的炫耀,自己終於跟蕭玉平起平坐了。
其實他現在的爵位比蕭玉高,真正跟蕭玉平起平坐的是娜木鐘,她現在是榮國夫人。
公爵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的是國字號,這在大明是僅次於親王的爵位。
“阿夏打算擴充護軍隊伍嗎?”
不想聽他嘚瑟,蕭玉直接打斷他問道。
他楞了一下,搖搖頭道:“不用,我打算把護軍跟新軍制度接軌,起名親兵團,也按照一個團的兵力配置。”
“一個團究竟怎麼配置,阿夏前兩天說的模糊,正好今天閒著,跟我說說吧。”
難得跟蕭玉同車,兩口子膩在一起,陳夏也不拒絕,笑呵呵的解說起來。
按照他的想法,採用三三配置,最基層的班十二人,班長班副各一個,剩下十個戰士。
設定班副的想法是為了戰爭需要,一旦班長戰死,有班副在,一個班的戰士就不會群龍無首。
三三制後一個排是三個班,但人員不止三十六個,加上正副排長和衛生員兩個,是四十人。
衛生員是他這次提出的重要改良,古代戰爭的傷亡,常常戰後死去的人佔去三分之一還多。
正是由於沒有戰場救護,許多人受傷後得不到及時包紮,往往死去的人不是致命傷,而是失血過多而死的。
這種減員完全可以避免,要知道經歷過戰火的老兵,一個頂的上好幾個新兵,這種珍貴的資源豈能浪費。
他這樣一改,一個排僅僅多出兩人,但作用卻大過一個班的存在。
後面的一個連三個排,但人數有多了三十人,編制為一百五十人,其中正副連長兩人,教導員一人,剩下二十七人是警衛隊。
日常時間警衛隊分為三組,分別擔任正副連長和教導員的安全,戰鬥激烈時,可以臨時作為作戰排頂上。
同樣,一個營增加了五十人,人數五百人,最後是成建制的團,為一千六百人,多出一百人為警衛隊。
這樣的編制,一個團已經比千戶所人數多出一半,但還不至於能掀動大浪來。
教導員也是陳夏的抄襲,但在這時代可謂獨創,孫元化當初聽到後讚歎不已。
而且這個配置交給內閣審議後,馬上得到全體透過,對於廢除兵備道,內閣表示,如果軍隊都按這樣來設定,根本不需要兵備道。
說白了,教導員就是文官的職位,只不過要求擔任這職位的文官,要有一定的軍事素養罷了。
等於是軍隊再不是單純的武人隊伍,而是參雜了文官教育管理的存在。
教導員的職責,本身就是教導軍人思想,愛國為民,鼓舞士氣等。
同時,作為跟主官平級的存在,還負責監督主官搞軍隊私有化,加強了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力。
陳夏由此被各位大佬,視為政治天才,這種兵不血刃的往軍隊中摻沙子,而不引起武人反彈的做法,簡直是神來之筆。
因為教導員是實質上文官,但卻是軍隊的編制,跟所有軍人一樣的穿戴,並沒有區分文武官員的不同服飾。
沒錯,新軍還有一項改革,那就是軍服的改制,火槍的大量使用,笨重的鎧甲被摒棄。
簡潔的軍服被提上日程,陳夏在此也做了些許改良,沒有完全摒棄鎧甲,用的是類似於後世防彈背心式的鎧甲。
他本來還想搞個頭盔的,可沒有衝壓機,沒有高質量的鋼材,成批次的製作頭盔無法達成。
南京城,徐幹累的跟狗一樣,伸著舌頭大喘氣,不滿的瞪陳夏罵道:“有你這樣的兄弟嗎?你丫的練兵自己練就是,把我操練一通算怎麼回事……”
另一邊,躺在地上沒力氣的罵人的申直,嘴裡不知道嘟囔著什麼,不用聽都知道你,肯定也是罵他的。
訓練場上聲聲哀嚎,躺下的幾乎都是南直隸的勳貴子弟,其他人不敢開口,只能在心中咒罵。
陳夏樂呵呵的拍一下徐幹,頓時殺豬一樣的叫聲響起:“致遠疼!”
給了他一個白眼,陳夏啐道:“就這就叫疼了,往那看看,這些、還有那些,全是我家的愛妾侍姬、侍女丫鬟,哪一個不是這樣訓練過,虧你還是大男人,站著小便的還不如人家蹲著的。”
徐幹無言以對,陳夏帶著女子別動隊去遠征,這件事已經瘋傳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