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陸離等人經過兩日行軍終於來到了壽張,曹操經過地形勘測之後決定安營紮寨在壽張城外的山林裡。

“主公,現在敵軍據城而戰,我們不能強攻,不如分流攻之。”陸離對曹操建議到。

對於陸離的想法曹操想了一會,他們只帶了三萬兵馬,如果分流就會陷入劣勢。雖然可行但是成效太慢,不能迅速擊潰敵兵,這不是他的行軍之道。

“伯靈之計雖精妙,然成效甚微,兵分多處乃是兵家大忌。依我之見敵軍剛逢大勝,必心生驕恣,我們此時進擊正是機會。”曹操也沒立馬反駁陸離還是比較委婉的。

陸離自然知道曹操的軍事才能,但現在曹操的軍事理論還不成熟,沒有經歷過敗仗的洗禮。總的來說黃巾軍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並沒有正規軍的實力。他們之所以能無往而不利一方面是人多勢眾,另一方面是有“信仰”。

陸離心裡也在暗暗思量,他不知道是應該同意還是拒絕。但是為人臣者,豈有僭越之理。過度勸告反而有輕視之嫌。

然後他久久思量了一下才開口:“主公既如此也可行,但請賦予我六千人馬讓我和樂將軍作為後援。”

曹操盯著陸離看了許久,陸離這次倒是沒有扭頭,然後曹操大笑道:“既如此,也好,就請伯靈作為後援支援我等吧。”

然後曹操就準備去制訂作戰計劃了,曹操雖是打算正面進攻但他也不是無能之輩,不會直接去冒險。

壽張城中,黃劭也來到了王林處,然後他大笑道:“王林,你做的不錯,下一步我們就要進攻範縣。你就繼續帶兵吧。”

王林一聽心裡激動,這可是五萬兵馬,趕緊拜謝道:“謝主公,不過在此之前,我希望能打敗曹操,希望主公給我這個機會。”王林建功心切,如果能擊敗曹操那他必能在升一階。

“這……”黃劭對曹操很是忌憚,他可不是劉岱可比,不過看著王林的樣子還是點頭答應了。然後對他說道:“不求你勝,但一定不要敗。”

不要看黃巾軍人多,但精銳(相對而言)也就數萬,這五萬兵馬也算是精銳部隊了。如果此戰一敗那黃巾軍也是吃不消的。

王林聽到此話,立馬錶態:“主公放心,我定會大勝。”黃劭聽到之後放心了很多,點了點頭就示意他去準備。

第二天曹操和夏侯惇、曹洪點齊兵馬立馬出發,他們在壽張城外叫罵逼戰。

王林此時在城門樓上看著曹操大軍氣定神閒,“將軍曹操大軍前來叫陣,我們是否要應戰。”手下將士看著王林希望他下命令。

“不,命令軍士,禁閉城門不得應戰,違令者斬。”王林謹慎的說到。

曹操這邊士兵嘴都叫幹了,見敵軍還是遲遲不應戰於是夏侯惇忍不住了,直接對曹操說道:“主公,這幫孫子守城避戰,要不我們直接攻進去。”

曹操見狀笑了笑,說道:“元讓莫急,我已猜到對方會避戰,這只是疑敵之計罷了。”果然王林見曹操還在叫罵,心裡越是發怵更不敢出來。

手下謀士見狀於是對他說道:“將軍,這乃是曹操的疑敵之策,趁我軍不備定會進攻,將軍不如這樣……”

在曹操大軍進攻壽張的同時,陸離也沒閒著,他要接應曹操,他已經料到此戰曹操必敗。

於是陸離偷偷的把樂進叫來:“樂將軍,我料定此戰主公必敗,我需要你做一些事。”

樂進聽到之後先是緊張想要去救援,不過陸離對他笑著說道:“此戰主公雖會敗,但你若依計行事,不僅主公可以無恙,敵軍也會敗亡。”

然後陸離在樂進耳邊小聲對他說到他的計謀,樂進邊聽邊點頭,眼神也慢慢發亮。

聽完之後樂進答了一句:“軍師好計謀,我定依計行事。”

曹操這邊看軍士罵的累了,敵軍也都鬆懈了下來,於是命令曹洪遣一前鋒前去逼戰。那前鋒來到陣前,手持弓箭便往城樓上射擊。王林見狀連忙躲開。

然後謀士示意了一下王林,王林佯裝大怒,發怒道:“曹操,我今日定與你決一死戰。”然後擊鼓吶喊,命令大軍出擊。

曹操見王林大怒,大笑道:“敵人中計矣。”然後命令全軍進攻,又讓曹洪在側翼伏擊。

雙方兵士在一瞬間便開始衝殺起來,曹操示意了一下曹洪,曹洪立馬殺出。

就在曹操沾沾自喜,認為此戰必勝時,後方突然傳來戰報。“主公不好了,敵軍繞後,我們軍後被偷襲,攻城器械盡數被毀。”

曹操一聽暗道不好,立馬下令“全軍撤退,快,鳴金收兵。”前方軍士正在奮勇戰鬥突然傳來收兵的訊息,立馬慌了陣腳。

見曹操軍隊大亂,王林立馬下令進攻,一時間曹操大軍損失慘重,夏侯惇、曹洪見狀立馬回撤護住曹操。

“主公快走,我為你殿後。”曹洪對曹操連忙喊到,曹操聽到此話,立馬轉身獨自一人騎馬趕緊撤退。

曹操一路邊騎邊回頭看,快速往軍營奔去不敢停留,然後突遇一隊兵士,立馬躲起來心裡喊著:“吾命休矣。”

待到軍士靠近,曹操拔出劍緊緊握住準備衝殺出去。突然聽到一聲:“主公勿驚,是我們。”這是陸離的聲音。

等到陸離靠近曹操看到他才鬆了一口氣,“伯靈,悔不聽你言,招致此敗,唉!”曹操懊惱的說道。

陸離笑道:“主公言過了,雖大敗但尚有補救之法。”

曹操聽到這話眼睛放光,“伯靈可有妙計,大敗敵軍。”陸離聽此大笑道:“主公靜觀便好,待曹將軍和夏侯將軍衝殺出來,敵軍只要追來,便可一擊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