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靈當機立斷下令道“諸位將士,全員進軍到博平城外,與奮武將軍會合。”

——

冀州荀府。崔琰跪坐在荀彧身旁“文若,你可知伯靈跟朱將軍去了東郡?”荀彧喝了口茶,對崔琰說到“自然知道,以伯靈之才,東郡必能轉危為安。”

“哦,那你可知還有誰去了?”崔琰眯眼道“曹操。”

荀彧臉色不變,繼續喝著茶。然後說道“季珪請你幫我辦一些事。”

“哦,文若竟有你辦不到的事,我估計也無能為力啊。”崔琰搖頭說到,對於荀彧他十分了解,連他都一籌莫展自己更沒辦法了。

荀彧移到崔琰身邊,靠近他的耳朵小聲的說了他的請求。

崔琰聽完之後猶豫了一會“文若,我不瞞你這事我確實可以做到,不過……行吧,我答應你,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

荀彧點了點表示同意。

“你為何不找友若幫忙,他肯定能幫到你。”崔琰問道。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我不想讓友若難做。”荀彧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希望兩人以後不會刀槍相向。

陸離這邊還在有條不紊的行軍中,臨近兗州,朱靈已經令全軍放緩了腳步。

此時探軍來報,前方發現有軍隊駐紮,旗子上大寫著曹字。看來終於要見面了呀曹操。陸離聽到訊息,心裡默默想著。

曹操軍營,探軍來到曹操帳前,“回主公,後方有一兩千人的軍隊,寫著朱字,應該是朱將軍的兵馬。”

曹操聽後點頭示意了一下,探軍便退下了。“元讓,你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麼做?”曹操環視眾人,然後對夏侯惇說到。

“這,你不去問子廉,問我作何。”夏侯惇撓了撓腦袋,一臉頭大。眾人見此盡皆發笑。

曹操盯著眾人說“昔日漢高祖劉邦每戰必敗,直到遇到了張良,才得以統一。袁紹愛於奉承、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在冀州也有沮授、許攸之輩為他出謀劃策。而汝等雖英勇善戰,在大略上卻有所欠缺。”

曹操自伐董以來,名聲漸重,但仍要屈居於袁紹之下。名士也多不跟隨,他也為之苦惱。如今陸離前來正是一個機會。

“主公所言即是,但現在主公尚無安身之所,只怕無謀士願意跟隨啊。”曹洪擔憂的說到。

“子廉此話不對,通大略者能識人,知明主,不會因一時的弱小而放棄。如今我們尚有兵馬,如何說沒有安身之地呢?”曹操悶聲答道。

然後轉身大笑道“就是不知道誰是我的子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