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在長沙等你【第三更,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顧非拿過紙筆,畫了一個大概,說道:“設定一個喜劇的獎項,邀請全國的知名喜劇人來參加這檔節目,把喜劇在舞臺上展現給觀眾們看,這不僅考驗喜劇團隊的編劇能力,同時還考驗演員的臨場表演水平,在這個舞臺上,喜劇演員是真正的主角。”
汪洪濤徹底愣住了。
這個策劃其實很簡單。
簡單到很多衛視都想過,也有很多衛視搞過。
比如海城衛視的《我是喜劇人》
但是因為喜劇的沒落,老牌喜劇人不願意出山,大多數新人在表演,所以導致海城衛視的《喜劇人》節目更像是新人喜劇演員的選秀節目,雖然新人也表演的有板有眼,可總歸欠缺了幾分味道。
如果沒有顧非,海城衛視這次可能要栽一個大跟頭。
顧非不僅要這些老牌喜劇人來爭奪一個獎項,還要把他們創作的過程拍出來,這樣就排除了團隊操作指令碼的可能性了。
當然只是鏡頭前的排除,鏡頭之後,誰知道呢。
但是這些老演員去競爭一個獎項。
恐怕會有點難度。
畢竟這些老牌喜劇演員很多都已經退出舞臺很多年了。
但是如果能成功,絕對是一個很棒的節目。
不過很多喜劇表演節目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不容易被贊助商所接看好,贊助商更喜歡贊助那種選秀類的節目。
汪洪濤卻從顧非的策劃中看到了這個節目的價值——打造屬於中國喜劇人的喜劇平臺。
這可比《明星大偵探》的立意高的多。
“其實同樣的模式還可以做多種複製。”
顧非繼續說道:“不僅僅是喜劇人,還可以找歌手,我們不做選秀,我們讓一些成名已久的歌手來爭奪一個歌王的稱號。”
“……”汪洪濤徹底沉默了。
他不知道顧非腦子裡怎麼會有這麼多主意。
因為無論是顧非說的喜劇人還是歌手,放到任何一個衛視平臺,都絕對會被當做王牌節目來做。
原有的節目習慣是邀請新人或者三線藝人來做節目,這樣一來成本低,二來娛樂公司也願意支援電視臺。
顧非只是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整,把嘉賓換成成名已久的演員。
僅僅是在原有節目的基礎上,做了一點點的改動。
效果卻大相徑庭。
“還可以做跨界的比賽,我覺得用這些明星作為綜藝的首選,所能帶動的流量效應,遠遠比素人的選秀高的多。”
汪洪濤被顧非徹底征服了。
一直以為自己是顧非的伯樂,現在才發現,自己發現的哪裡是千里馬,明明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恩師才對啊!
“你等等,我拿筆記一下。”
汪洪濤連忙拿起筆記下來,哪一個創意對他來說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