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〇八十七章 陽神劍(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一劍卻是取巧,句芒元神強盛,本非韓菱紗能夠撼動,然太陰劍主最能摶陽轉陰,煉有成無。幻界者,一分實有,九分造作,乃九陰一陽之物,似夢幻泡影,若無神明坐鎮,當即便會消散。如今韓菱紗一劍引動九陰,便要逼得句芒元神徹底陷入空無,消沒於世界。
句芒哪知天下竟有這樣精妙劍術,無計可施之下,只得主動逃出幻界,而云天河早已守株待兔,見勢便一劍劈來。
好一道神劍,光輝灼灼,引動周天星辰齊明,實為大吉之劍,上能絕雲氣,下能安萬民,有五嶽山河之壯,日星霄漢之雄,迅如彗虹破空,重若四海倒傾,此劍神意感應,逃至天涯亦不能藏。神將此時狼狽,被太陰劍主截斷後路,便只有振翅迎上,抽出腰間絕影刃,朝純陽神劍打去。
絕影刃乍一碰觸劍光,當即震鳴,好似挑了萬里崇山一般沉重,句芒吃力不住,掌中兵器脫手,劍光長驅直入,一發砍在身上。
句芒受擊,神體迸裂,自胸腹被撕開一個透光大洞,五臟破碎,元神亦遭重創,一身道行十去其九。
柳夢璃指點雲天河將陣法破去,如此總算將這大敵擊敗,頗廢了一番手腳。自他習劍以來,從沒有遇到這樣麻煩的對手。句芒千錯萬錯,便是他直接與雲天河作對,都不至於叫野人這樣出離憤怒,只不該對韓菱紗動了殺念,野人對自己的三位同伴可是看得比自家性命更重。
野人打完一架神清氣爽,更是因感應幻界,隱約領悟純陽神變之秘,此番許多體悟,待他閉關數日,定能讓劍道更上一層樓。
句芒倒在地上懨懨喘息,“你們,竊取神器,又將本神打傷,罪大惡極,當受懲罰……”
韓菱紗見他傷勢如此慘重,放在旁人身上,便有十條命也救不活了,她倒是不計較此神言語傲慢,歉聲道:“喂,你不會死吧?還有什麼沒完成的心願?其實我們沒想傷人的。就是我一時興起,想來找找當年曾祖念念不忘的神器,哪知你一言不合就動手呢?”
句芒咳了兩口金血,“區區小傷……你與當年那個罪人,同出一族,皆是短命之相,你可知為何?便是因為你們一族盜竊墳墓,打擾亡者,陰德受損,故而在投胎時,先天壽元皆要被削。”
韓菱紗得知家族厄運根源,一時不知如何應答。雲天河卻皺起眉,“憑什麼?”
句芒捂著腰腹間的創口,此時已血肉重生,傷勢明顯好轉,“憑什麼?就因為這是天道。生死有序,生者攪擾死者便是要受報應。他們死後在鬼界不得安寧,便要盜墓賊死後還債。”
韓菱紗神情黯淡,“原來是這樣,原來,我們一直做錯了。”
野人仍舊不依不饒,“憑什麼?!”
韓菱紗扯了扯他的袖子,“天河,不要再說了。”
雲天河搖搖頭,“我就是想問憑什麼,憑什麼死人還要守規矩?憑什麼活人還要守死人的規矩?憑什麼人生來就是要守規矩的?規矩比人還大,能定我們的生死,定我們的命運,憑什麼?不應該是人來定規矩嗎?如果天道是這樣,那我寧可不要它。”
句芒氣急而笑,“凡人,你倒是膽大,逆天而行必遭禍患。天道泱泱,亙古如此,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便你再如何掙扎也是無用。”
雲天河臉色蒼白,“我,我不信,我總有一天要看看的,是不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
句芒沉聲道:“凡人,今日之罪,來日必報,你們竊取神器,本是該死,然而你卻是世上罕有的三世清明之人,更兼道行深厚,有資格掌管后羿射日弓,此物承天命而出,交付給你必有一番作為,不算所託非人,你們拿著神弓便走吧,待你死後,此物自會回到封神陵。”
雲天河搖搖頭,“我不想要。”
“不知好歹,真當神器擇主是兒戲一般嗎!你既受天命,理應順從,莫要自誤,與那罪人同流合汙。”
韓菱紗自家被那神將多次貶低也不動怒,卻一點也看不得心上人遭受譏諷,立即將后羿射日弓拋回祭臺,竟把此等神物棄如敝履,“這破東西沒人想要,我看你也是個欺軟怕硬的傢伙,說什麼天道有命,來日報應,還不是看我們天河拳頭比你大,不敢找他的麻煩,只等他死後再算賬嗎?”
句芒冷笑不言,只是遁身離去,應當是回家修養了。他要走,雲天河他們也不攔著,都心想這鳥人吃了敗仗怪可憐的。
一行人雖得勝,卻心情不暢,各家心裡都有一番考量。出了封神陵,雲天河便將劍氣繡作飄帶,裹住這數百浮島,隨即鼓舞神力,將其緩緩推離巢湖,那湖面上的許多漩渦也漸漸縮小,直至徹底平靜下來。
他們這便回了湖底居巢國,群妖振奮,便說要願賭服輸,讓雲天河當一名長老,也不管他本人是否願意。就這樣,雲天河一個人類,當上了妖族的統領,他也無甚教誨可以傳授,只是在居巢留了七日,一來閉關參悟心得,二來根據這些妖類的修行法創出一門《煉身訣》傳授出去。
這《煉身訣》是門吐納功夫,凡開竅者皆可修行,最能固本培元,感應天地靈機以壯精神,一以貫之而不傷萬類,是極中正平和的法門,雖比不上神劍門主潛習多年的《內氣搬運法》這般精深博大,但對世上種類各異的妖物而言也是十分普適的功法,今後倘若能化作人形,自可轉修《內氣搬運法》。
雲天河閉關時細細回憶句芒幻界,彼時他的神念被韓菱紗太陰劍意牽引,心中尚未有任何實實在在的體悟,便被太陰劍意帶入幻界。這一重幻靈界域陰陽混淆,似真似假,時有時無,倘若神明不存,此界便失,倘若神明坐鎮,此界便存,陰陽之勢皆由神明統御,虛實隨心,生滅如意。
故言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陰陽。
以神明通有無之變,陰陽者存於天地之間,若能以神明逆煉陰陽,或可重現天地,斯哉至道。
雲天河精修純陽之劍,執念深重,難通太陰神髓,然而此人畢竟天賦奇絕,雖一時悟不透陰陽流變之樞機,卻也另闢蹊徑,創立少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