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〇九十七章 錦瑟(第2/3頁)
章節報錯
景天耐下心來,就近挑了一塊石碑耐心觀看,這塊方方正正,稜角嚴肅的花崗岩石碑上記載一篇《詩劍大經註疏》,乃是後人觀習《詩劍大經·總綱篇》留下的感想與註解。原文是不到四百字,這位刻字的前輩留下的註解有上萬字。一塊石碑叫他刻得密密麻麻,正面文字,背面還有圖形。
圖形所載又是一門劍法,名為《錦瑟》,是留下注疏的前輩,以當年李義山的同名詩為模本創立,意在告訴後人,倘若能領悟他留下的註疏,就可以像他這樣,把世間的詩詞化作劍法。
景天不算個讀書人,識文斷字不在話下,但沒有用心做學問的能耐,自打十四歲那年從書塾畢業,往後看的多是些閒書雜文。好在石碑上的這篇註疏用詞平直,而原文更是純粹白話,只要是學過幾個大字的,多數是能讀懂的。
小夥計讀了半篇後就神思飄忽:“以前聽城裡說書先生講,當年陽神劍主傳法天下,以少陰劍意燒錄功訣,天下生靈無需識字,只需觀摩字形便能領悟妙法,也不知是真是假。”
他忍著性子把通篇讀完,又繞至背後觀摩圖形。此人腹內草莽,讀書不解其意是常有的,不過一看到圖形圖畫,立即就靈巧起來,照著畫中人的姿勢比劃,凝神搬運內氣,只是真氣流轉不休,未能使出劍訣,看來圖案只是引導,若想成就,仍需照著文字說書的訣竅習練。
景天回憶《註疏》所言:初學乍練者……以神思引領劍氣,世間萬物莫不離心意二字,內氣追逐神念流轉,初時緩慢,行功愈久,其速愈增,旋即神氣合一。
他盤膝入定,將心思收回體內,感應氣機流轉,引導真氣逐任督二脈周行,初時果然平緩,真氣如駑馬,神念如草料,駑馬逐草而行。任脈主血,督脈主氣;任督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故而氣行周身,三元貫通。
待他全神貫注,駕馭內息不斷周流,氣血隨之翻湧,不多時,他便通體潮紅,汗蒸如霧,體內營衛之氣暴沸,內氣滾滾如潮,神念如江中小舢,逐潮而行。如此行功三刻,漸入佳境,依照《註疏》所言,此時就應嘗試摶氣為罡,此乃劍道精微的功夫,然而景天早已忘了關竅,全身心投入真氣流轉,不覺間,神意引導著內息不斷加速,忽感經絡脹痛,渾身滾燙,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然走火入魔。
此刻景天已無暇他顧,只想將這奔馬狂烈的內息疏緩下來。此誠危機緊要關頭,如果他一念鬆懈,神氣分離,當即便會真氣暴動,令周身百脈寸寸斷碎,身死當場;若他將內氣自周身竅穴排出,散化天地之間,便會使他氣血大損,壽數腰斬,今後危厄纏身,垂病而死;倘他仍舊無動於衷,真氣繼續加速,非但令他神念疲於奔命,更會使體內精元枯竭,化作乾屍。
若想強行制止真氣,唯有修成“元關鎖”,周身氣機不漏,內息如困鎖之龍,不得作亂。然而這是修道的上乘功夫,即便是積年的真修都難成就,景天不過是個平凡青年,如何能有此本領?
就在此人進退維谷之際,一直揹負在身上的照膽神劍忽然發出清亮的鳴吟,即便景天此刻神智矇昧,依舊將這一聲劍鳴聽得清清楚楚。一時間他全然忘卻了形骸,只覺飄飄忽忽如在夢中,神思不再關注內息,純然無依,遁入空明。
就在此時,失去引導的內息,一如丟了轡頭的奔馬,胡亂在景天體內流竄起來,霎時經絡創裂,竅穴破碎,全身血液灌入經絡穴道形成淤塞,致使氣血不暢,五內俱傷,而景天的神思冥冥,對體內一切毫無所覺。眼看著傷勢不斷加重,不到一時三刻他就要暴斃當場,照膽神劍再次鳴叫,劍光迸射,化作一口神泉漂浮景天身後,此乃照膽泉魂,亦是神劍之靈。
照膽泉乃神農九泉之一,為天地靈眼,乃有造化之功,此時泉魂入體,景天體內真氣如百鳥投林,盡歸於膻中氣海,摶做一隻白燦燦的玉盞,乃有清澈劍罡自杯中汩汩流淌,好似靈泉。
景天神遊歸來,頓覺周身無一處不痛徹心扉,張口欲呼,卻吐出幾口鮮血,他奄奄一息地仰倒在地,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也沒個大夫救一救,小夥子望著天上西沉的太陽,只覺自家性命也日薄西山。
“景天呀景天,沒想到你這樣的五好青年今天就要命喪於此,嗚呼,可憐小爺我死前還沒御劍去天下各處看看,不曾體驗人間繁華,這就要魂歸地府了,也不知我這轉世之人,鬼界還收不收我……”
他在這裡嘀嘀咕咕,躺了一會兒,又吐了幾口血,然後就自己站起來了。他這會兒非但能走能跳,就連氣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是斷碎的經絡竅穴,以及體內紊亂的氣血仍未好轉。此時他在修行路上已邁入一片全新天地,同時也讓自己五勞七傷,若是將來能把傷勢養好,自然一飛沖天,若是傷勢惡化,或許就命不久矣。
不管如何,景天總算沒有繼續消沉,他重新把《詩劍大經註疏》讀了一遍,這回再看就有了許多感觸,方才明白自己有多莽撞,這番能僥倖不死,還有賴照膽神劍。景天把劍器捧在手裡好好誇獎了兩句,神劍寂然無聲。
待景天將劍經通讀罷,再次嘗試習練《錦瑟》劍訣,這一次,心念一動,膻中那隻玉盞裡就飛出一泓劍罡,透體而出,化作一片清亮的劍光繞著景天盤旋,隨他意念轉換形態,如臂使指,絲毫不爽。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文人賦詩抒懷,劍客舞金照膽,《詩劍大經》是當年雲天河在陳州沿河吟詩所創,立意極高,非天資洋溢之輩不能領悟,唯有抵達以神御劍之境界,方可融會貫通。後人為劍經大綱作注,乃是另闢蹊徑,以神導氣,以氣御劍,大大降低門檻。
景天引導劍罡凝作一架錦瑟,瑟弦震動,發出強音劍氣,上絕浮雲,下裂川流,已然將《錦瑟》劍訣入門。
功成剎那,碑林中大風再起,景天再一次被風吹到他處,睜開眼,此處卻是一片平坦的、長草深深的原野,天色已暮,四方寂寥,他面前不知何時已站著個俊秀敦厚的書生,正對他微笑。
“先生您好。”小夥計趕忙打招呼,“能給我找個大夫嗎?我感覺要不行了。”
夏書生被搶了話頭,頗遲疑了一下,“你的氣色極佳,雙目有神,不像是垂危之人呀。”
景天吐了一口血。
夏元辰變化了一套桌椅出來,又拿出一塊小枕頭,讓景天把手放在枕頭上,當下為他把脈,片刻後眉頭緊皺,“不妥不妥,你內息充盈,而經脈寸斷,想來是走火入魔後因禍得福,功力更進一步,只是你這劍罡十足地強硬,固守一處,而我施法為你療傷,卻又被劍罡衝散。”
“啊,大夫,您看我還有救嗎?”
“實不相瞞,你已透過三世幻境中的‘過去’、‘現在’二境,只要在日落前透過未來境就能加入神劍門。此時離日落不到兩刻鐘,而你這傷勢,恐怕沒有一年半載是好不了的。”
景天又咳了一口血,“那沒事了,謝謝大夫。”他搖搖晃晃地站起身,朝四面望了望,“那什麼,我怎麼才能透過未來境?”
夏書生收起桌椅,朝景天身後一指,“你瞧。”
他回身,看到另一個自己從平原的那一頭走來,他走得飛快,初看只是一個小點,一個呼吸後就有豆大,再一個呼吸後就到了眼前。
景天有些戰戰兢兢地看著自己的未來身。因此人的氣機極強。
夏元辰解釋道:“這是你未來的一個可能。興許以後的你會比這更強呢。”他旋即感慨,“不過也真是少見。這種讓人望而心折的氣度,叫我想起天河兄弟了。將來的你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
景天磕磕絆絆地問,“我該不會是要和他打一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