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紫英一步步摸索,試圖找尋燭龍本體。另一邊的韓菱紗尋不到雲天河肉殼更為焦急,太陰之道在綿綿若存,待她化形遁空,只餘細細一縷神念存世,如今卻被少陽之影整個蒙覆,全然顛倒了五感六識,便好似沒頭蒼蠅,不覺竟跑到西北海上,如此脫離了幽冥之國屬地,也飛出燭龍法域,再回頭看,一團好大濃影接天連地,如擎天之柱,有萬龍盤繞。

韓菱紗驚異,暗道:“原來這不止是神通,更是一座陣法,能籠蓋方圓萬里,真是好大氣魄!”

自伏羲天帝遣銜燭之龍鎮守不周,歷千萬年之久,老龍閒極無聊自然要做些佈置,原先只是消遣之舉,後來便也當一門事業,斷斷續續地操持下來,不覺已將不周天柱佈設得如鐵桶一般,最緊要的便是萬龍絕靈先天大陣,外人落入陣中,如墜絕域,而燭龍身為陣主,便有源源不絕之靈機奉養,更有陣門無窮,隨心施用。此消彼長之下,六界中能在不周山幽冥國擊敗燭龍者,恐怕屈指可數。

韓菱紗孤身立於陣外,焦心如焚,卻也無可奈何,待她再張望一會兒,那黑咕隆咚的陣域裡透出金光一點,如一粒星丸,透過重重阻隔,亮在她眼裡心頭,韓菱紗見了這點赤金劍光,她知是雲天河發威,心裡便忽得不驕不躁,盤膝靜觀,參詳少陽之秘。

雲天河身在陣中,也憂心肉殼受損,故而元神迴轉,還複本體,吐出金丸舉在頭頂,如一輪明日,驅散濃影,使得周遭景物隱約可見,慕容紫英得其相助,看準燭龍所在,揮劍便斬,哪知龍鱗堅固,手中劍器竟傷不得分毫,此時匣中魔劍跳動,慕容紫英順勢抽出魔劍,再行劈砍,得劍器之助,總算割穿龍軀,登時有瓢潑龍血湧出,皆為魔劍抽引吸納,一時靈光勃發,魔劍道胎得以穩固。

周遭有風雷冰火打來,又有精怪喊殺,誓要把慕容紫英攔下,雲天河一心高舉劍丸,見狀只得騰出手捏一道鍾印,把慕容紫英上下護住,叫他安心施為。

燭龍再遭重創,耐不住那紫英道人心狠手辣,竟欲斬龍,這便不得不睜開眼來。

此時節陽影盡消,四方光耀刺眼,雲天河舉著劍丸,此時反倒累贅。周遭陰光普照,消萬物之形,不論山石死物抑或精怪,皆有陰光透體,好似將萬物化作清泉琉璃。方才一切昏暗,故而不能視物,如今光亮過甚,竟亦不能視物,可知神法精妙,概不能以常理論處。

韓菱紗在陣外瞧得清楚,見燭龍開眼,陰陽顛倒,其變不離神明,心裡略有所悟,只恨自家功行不足,積累不厚,參不透關竅。

當初雲天河得太陽神意,一日悟劍三百篇,天下劍理俯拾皆是,似乎是天賦奇絕,而韓菱紗得太陰真髓,至今不過創立一門太陰練形之術,相較之下,她不如雲天河遠矣。然宇宙自創生至今,萬類大有,乃陽盛時期,故而太陽劍主所見種種皆可入劍,此乃時勢造就。太陰至虛,欲求大道,無非三條途徑,一者是追溯創世之前,萬物混沌之時,二者是跨越寂滅之後,萬物消隱之時,三者便是於陽世中尋一精微罅隙,蓋陰陽依存,相生相成,是故萬物不離陰陽,道在有無之間。太陰劍道比之太陽劍道,修習更難無數,關隘深深,便是神劍傳人,亦可能終身不得寸進,韓菱紗雖是機緣巧合才得了傳承,其天資亦是上上之選,不弱雲天河半分。

燭龍連遭重創,惱怒已極,旁人只道他睜眼閉眼,是窮途末路,卻不知這位大神雙目開合自有神通。陰陽合流而通天地,天地合和乃通大道,燭龍內修陰陽,外接法陣,已是四寶具備,故有摩弄時空之能。待陰光散去,只聽他龍吟,周身劍印紛紛倒退,如漫天飛蛾,匯聚一處,竟化生出另一個雲天河來,不由叫三人大吃一驚。

雲天河本尊叫道:“這是什麼法術?好神奇!”

慕容紫英心無旁騖,握著魔劍又朝燭龍劈去,然而這一下卻撲了個空,劍體劃過龍軀,竟如入無物,只將大地斬出好大一條深溝,卻傷不得那燭龍。

神龍騰空而起,待遠離了那殺才,這才施法彌合傷口。

“凡人,本尊倒是小瞧了你們,這六界之內,如你們這般的強人也是不多,你們本該潛心苦修,待有朝一日飛舉成仙,如今卻擅闖幽冥之國,冒犯本尊,卻是尋死有道!”

雲天河本尊又喊:“是你不講理,還說這麼多難聽的話,你要殺我們,我們當然要反抗。”

慕容紫英心想,這兩位一個盛氣凌人,一個莽撞天真,如何能辯出什麼是非?如今既然動了刀兵,只有一方認輸,乃至身死,才能平息此事。他便御劍騰空,再次驅使魔劍朝燭龍斬去。他內氣雖深,但如此絕域之中仍不耐久戰,幸得魔劍道胎相助,先前此劍痛飲龍血,積攢了好大一道元氣,用以對敵再合適不過,讓紫英道人省力不少。

也不知燭龍施了什麼神通,慕容紫英揮劍卻斬不到他真形,而燭龍亦不對他出手,只是驅使那假雲天河朝本尊殺去。

假雲天河乃是燭龍逆轉光陰,顛倒時流,扯過來這位劍宗的過去身,與本尊實力無二,更歹毒是二者交戰,但凡過去身受創,現在本尊亦要遭受相同傷勢,而現在本尊受傷,卻不會影響過去身。

燭龍非但能以此至道神通殺敵,又能借此護身,為何慕容紫英斬不到他本體?無非神龍將身軀藏匿在未來,留在現在的只是一道真空幻影。

真假雲天河乍然交鋒,一時竟各自奈何不得。畢竟二人處處相同,功力、法體、劍丸等物皆是同等,唯獨相差一道精粹神明。逝者已矣,光陰從不可追,過去身雖存於現世,然智性矇昧,仍需燭龍為之先導,龍實精神,駕馭雲天河法體朝本尊大打出手,鬥得難解難分。

慕容紫英見自己左右奈何不得燭龍,只好按下飛劍,尋偏僻處調息養氣,靜候時機。

韓菱紗在陣外密切關注,非但看清燭龍施展陰陽神變,便是整個先天大陣運轉機理也是歷歷在目,待她理順箇中關節,把握陰陽合流、天地調和之妙,一時間心神震動,竟是痴了。

太陰者,近道第一,而今見道,如何不痴?

可憐燭龍天生神聖,潛修萬載方入至道門戶,而今一個女娃娃,不滿雙十年華,一眼便看透了關竅,道行暴漲。

當初雲天河觀句芒幻界法,開闢少陰劍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此可堪絕代之名。而今韓菱紗觀燭龍神變法,反陰為天,反天為水,直指太一,此已超邁俗流,達天人之境。

其人悟道時,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身,合而為一,自此三世獨一而存,除此之外,再無甚異象。蓋道本無形,守弱處玄,精微而已。

韓菱紗悟得至道神劍,以水空名之,水則光陰,空則永珍。待她潛修數年,當能高屋建瓴,開闢少陽劍道,彼時便能與雲天河四象合流,只是其人既然已立在峰頭,山間景色便不足留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