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正康二人來到龍臺,首先去拜見了此地隱修的祖師道人,一位六劫真仙。

老頭看著鶴髮童顏,活了一千七百多年,是近古時代的人物,也是上上代的三弟子。

這位龍臺道人沒什麼架子,就像個老外公似的,還請兩個小輩吃點心。

不同於赤樓那個公共圖書館,龍臺多寶,所以有一位道人常年在此駐守,謹防小賊。

此外,還得去拜見三師伯,鹿正康叫師伯,玄遊子稱為師叔,崑崙宮二十四代三弟子,長葛春。一個龍臺,現在有三個三弟子了。

長葛春,道號長歌子,他長相樸實,面板黝黑,他看到鹿正康的第一句也是調侃,今天龍臺的三數太多了些。

上一代的弟子裡,唯有這位長歌子算得上通才。丹器法符陣,星象占卜,琴棋書畫,農林牧漁……差不多是個會行走的搜尋引擎。

他的道法是從大書庫裡的一篇遊記裡領悟出來的——反正他這一代人沒有幾個正經修習傳承的秘法。

當然,崑崙宮的弟子,天縱奇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得益於此地的道蘊,眾弟子能把握道之精髓,在前人的基礎上創立自己的法門,也是門派與個人互相成就的表現。

三師伯說話聲音是很低沉的,很有磁性,初聽時,鹿正康感覺自己的顱腔都跟著共鳴起來。

“師侄兒,來挑選法寶的嗎?”長歌子帶著二人在龍穴高古的穹頂下行走,穿過斷淵上空的石橋,鹿正康朝下望去,深邃的地裂深處有燦爛的熔漿湧動,地心火熾烈而隱忍。

“想有一把趁手的飛劍。”

“一柄飛劍,再一柄隨身的兵刃,是不是?”

許多劍修是帶兩把劍的,譬如弗道子就是,隨身一把兵器,背後再一套劍匣,如今青寧子也是這副打扮。

隨身的兵器是用於御劍趕路,對敵則用法寶飛劍。

天下遁法中,劍遁的速度算是頂尖的一類,此外,常見的就是騰雲駕霧,一跟斗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也是此類。總之修士都是需要代步工具的。

在煉身成氣之前,劍修的行動速度都是受限於代步工具,尤其是鬥劍的時候,若是代步工具緩慢,那就只能當固定炮臺,先前鹿正康就是這樣的情況。而煉身成氣,其實算練氣士們的專長。總之,普天下的劍修,能做到進退自如都很不容易,這同凡間劍客對敵的情況實在有很大出入。

還有一種特殊的代步工具就是靈寵,上古時期有仙道大能,擒龍拿鳳,有異獸馱負著往來,遇到鬥戰的時候,坐騎也算很好的助力。

鹿正康問得很直接,“三師伯,隨身的兵刃就算了,有什麼跑得快的遁器嗎?”

“前些日子,恰有幾件飛遁法寶新成,你來得倒是巧,便讓你先挑吧。”

長歌子帶著兩個晚輩進入龍臺寶庫,讓龍臺力士去取了幾件法寶來。

鹿正康總感覺看著這些人高馬大的力士抬著寶物出來的場面有些既視感。

他忍不住偷笑:“太輕,還是太輕!”

玄遊子在一旁隱約聽到了些,便好奇道:“什麼太輕?”

“沒什麼,我是說,禮讚太清天尊。”

“我們是玉清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