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往事,吼聲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世界上根本沒有好人與壞人,有的只是朋友和敵人,嗯,還有未來的朋友和敵人。”
迪洛瞪大眼睛,發出長長的驚呼,“好有道理啊!”
“嘻嘻,不說這個,我帶你去看先生洗澡。”
修道院的主體建築呈現一個大致的瓦刀形,中部是大廳,南部一個捺形的神龕長廊貫通東西,居住區在大殿東側的彎折裡,西北面還有一個方形的議事大廳。
此外就是有一個大殿後方的庭院,庭院臨著危崖,站在崖邊朝下望去一片山嵐素海翻滾不休,若是天氣晴好,還能從這裡直接看到雪漫城。
而這裡還不是霍斯加高峰的最頂端,真正山巔在不可見的雲天之上,庭院東南角另有上山路徑一條,常年為罡風所阻,凡人不得攀登,此路旁佇立一座冥思塔,最高層三面透風,還有延伸出去的懸空短階,幾位大師常去那裡靜坐,在狂風與跌落的恐懼中感悟天穹。
修道院建築花紋挺精緻的,不過生活方式很粗糙,床是石塊鑿的,就四張,四位大師不眠不休,時刻體悟吼聲之道,因此學徒才有了睡覺場所。吃的就是水煮,把肉乾等粗糙食物燙熟即用,味道原始而恐怖。便溺場所就在野外露天,找個地方解決了就行。洗澡呢?地上這麼多雪,脫光了抓把雪往身上搓一搓,搓到渾身通紅也就完事了。
鹿正康一來,伙食有了巨大的進步,從難以下嚥,到了家常便飯的程度,有時候巨魔人出門一趟,取些淨土裡的物資,那就是一頓珍饈大餐。
灰鬍子們的境界已經超越了俗欲,有的吃就好,沒得吃也行,難吃的也照樣吃,有好吃的,但不放縱,吃飽即可,也不做多餘的回味留戀,照樣去冥想靜坐。
鹿正康對修道院的氛圍格外有感觸。
畢竟在宗教上,他也是大師。
吼聲之道的精髓是什麼?是信仰。對吉內的敬仰,以神性來平衡人的身軀與靈魂,讓自己的精神與信仰貼合,以此來承擔力量文字的強大力量,不至於讓自己“失衡”。
所以這是一種類似淨土宗的修行法,是向外求超脫。
鹿正康出身禪宗,是向內求,向自己求,本質來說也是無神論者,卻是與吼聲之道頗為不和。
菩薩能有那般境界,是因為祂本身就是高高在上的神,內藏無窮力量,只要求己便可。化身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內在只是一個想法,一道思維的火花,夢幻泡影,如霧如電。
灰鬍子們向吉內禱告,但並非是讓神賜予自己力量,若以為吼聲之道是神賜之術,那就是走上歧路了。
用艾恩蓋爾大師的一句話來說。
“蒼天在上,吼聲在心。”
向天求意志,力量卻是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