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正康躺在搖籃裡,對他來說,這兩天發生的一切都像是夢境一樣。誰能想到,一個二十一世紀初的普通工薪階層會在玩遊戲時突然穿越?

鹿正康:看了那麼多穿越,沒想到今天輪到我了嗎?可我記得當時玩的是《空洞騎士》啊,為什麼我會出現了近未來?而且聽家居智慧的訊息通知,現在是2077年,難道我穿越到了《賽博朋克2077》?!媽耶,這是提前預購的福利嗎?不過我好像是沒等到騎砍2發售……不對啊,都2077年了,騎砍說不定已經出三了,而上古卷軸說不定也已經出六了,還有……

搖籃發出“嘀!”的一聲短促警報,隨後播放起輕柔的音樂。

鹿建德的手機OS提醒他小嬰兒有異常形為,他連忙衝進鹿正康的小臥室,卻看到自己兒子在溫柔的音樂中安靜睡眠。

建德同志展現出理工男滴水不漏的一面,他取出手機調取監控錄影,然後就看到他親愛的兒子在搖籃裡像一條活潑的小青蟲一樣打滾蠕動,活力四射。男人忍俊不禁,蹲在搖籃邊用右手食指輕輕戳鹿正康的小鼻子。

裝睡的鹿正康頓時破功,他不滿地別過頭去,心裡叫喊道:喂,當一個小孩兒就已經很丟人了好不好?

逗弄了兒子一會兒,鹿建德十分遺憾地回到書房繼續工作。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調劑妻子的作息,他向單位申請了一些低機密任務,打算這段時間留在家中辦公。

雖然有家務機器人可以承擔保姆工作,但鹿建德並不十分信任這些智慧機器,並非是他否定智慧AI的邏輯行動能力。但他知道從心理學和幼兒教育的角度來說,嬰幼兒是很缺愛的,最好是由母親帶著,這樣會給孩子以極大的安全感。

有些東西,是科技給不了的。

看到父親離開,鹿正康鬆了一口氣,繼續研究自己身上的中國式家長系統,或者直接簡稱系統。

摸索了一段時候後,鹿正康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很有“人情味”,但沒有“人味”的工具系統。

說實話,這個系統不是那種能帶著他到處穿越的那類小型主神還是頗叫他有點貪得無厭的小失望。

他有時候想,假如這個系統有智慧,那麼他們二者該如何相處,假如這個系統會發布一些強制任務,那麼他又該何去何從。

若是前一種情況的話,應該會交個朋友,在人工智慧發達的年代,人類總得學會和一些無實體的智慧相處的。

若是後一種情況的話,鹿正康覺得自己應該會反抗吧,任憑對方要殺要剮就是了。

這個系統的使用方式同《中國式家長》裡的腦洞玩法一樣,透過消耗行動力來挖掘腦洞,其實就是消消樂,可以獲得智商、情商、想象力、記憶力、體魄和悟性點。

悟性點可以用來快速精通知識技能。

至於行動力的獲取,則是需要鹿正康完成給自己定下的日常目標,難度越大,獲得的行動力也就越多,此外,遇到一些“醍醐灌頂”的突發事件將獲得大量行動力。

鹿正康現在也是懷疑自己其實是穿越到《中國式家長》裡了,不過作為一個養成遊戲——就像系統提示的,這是鹿正康的人生——潛力無窮,變幻多姿啊。

現階段的鹿正康身為小嬰兒,他一天裡清醒的時間不多,吃喝拉撒睡,刨去這些就只有三四個小時,再減去被父母騷擾的時間,差不多就只剩下一個小時左右了。

鹿正康一直都是很乖巧的,所以鹿建德與孫慧對他都很放心,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他的活動自由。

系統裡的可選工作列一直是空白的,只有鹿正康做出的形為得到認可才會被記錄。

每天最多設定五件任務,單個任務完成時間不限,可以自由調整時序或取消任務。長時間的重複鍛鍊可能會讓某件技能變成特長。

嬰幼兒能做的事情不多,鹿正康最有印象的就是“打滾”和“跟著音樂節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