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二代裝甲,即將開啟的農忙,外來的法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得到足夠的鋼材,鹿正康多次光顧礦坑的生意,而且還去把諾德遺蹟裡一切鐵製品給拆下來搬走。
外殖裝甲二代,死靈蒸汽戰甲終於是在4E184的第六個月份,也就是年中月完工。
三層結構,內骨架不變,中層為附魔層,外層為動力裝置。
設計上由於結構複雜所以顯得非常贅餘,外層蒸汽動力裝置類似外骨骼,背後有行動式蒸汽爐,方方正正的一個揹包,中層附魔鋼甲線條圓滑表面光亮,與人形差別不大,內骨架如鎖子甲,緊貼衣物,頭盔是層層疊疊薄鐵片堆砌的花紋圓球,附魔與死靈監控器一致,有強大的觀測能力。
所以最終造型乍看像是穿外骨骼盔甲的宇航服。
通體銀白色附著彩色符文,一旦功率全開就會像人形自走迪廳炫光燈一樣。
外層大量如外骨骼的細鋼管道採用液壓傳動系統,動力由背後蒸汽揹包提供,必要時可拆卸。
中層與內層其實就是一代外殖裝甲,除了處理一些結構上的衝突以外,完全照搬,節省了相當一部分時間。
有了外層動力裝置,這下整個戰甲對操作者來說輕如無物,甚至能當義肢來用,不論奔跑還是戰鬥都能有強勁的爆發力和永續性,一下子就變成魔改鋼鐵俠了。
創造的過程非常快樂,以至於讓鹿正康靈感如山洪一樣呼嘯澎湃。
二代還沒造好時,鹿正康就已經在籌劃三代裝甲了。
不論一代還是二代都需要死靈提供能源,啟用附魔法陣,而三代裝甲應當有更高的普適性,結合鍊金配方中的魔能液體和機械核心,只要供能系統和操控系統設計完畢就完全可以拋開死靈,屆時動力由魔能液體提供,行動讓機械核心操控,使外殖裝甲變成使用門檻極低的魔動科技產物。
屆時就有批次生產的價值了——誰說《上古卷軸》不能玩成《輻射》的?
到時候復活死靈大軍,每個屍鬼骷髏都穿著外殖裝甲,十萬鋼鐵俠出擊,誰來也頂不住。
舒舒服服過了這段充實的日子,鹿正康每天依舊堅持練武。
獅相鐵頭功基本練成,為了練這個,腦袋兩邊的骨刺都被撞斷四五次,好在後來又長了出來,不然腦袋上就真的光滑溜溜像個蛋了。
硬功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練了獅相鐵頭功,在修習十三太保橫練功就能省出一些時間,因為十三太保橫練裡也有一門鐵頭功,練法與獅相鐵頭功基本類似,同樣的,練了金砂掌後就不必練習十三太保裡的鐵拳、鐵掌、鐵指功。
為了測試二代裝甲的靈活性,鹿正康在淨土搭建了一個樁林,高高低低的木樁排列如林,他便穿著厚重灌甲在上面跳躍移動。
由於附魔了飛行術,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負重,因此不必擔心將木樁踩壞。
可惜的是,二代裝甲空餘的附魔空間不足,飛行術附魔法陣只佔據很小一部分,無法真正飛行,只能緩慢漂浮一段距離。
這個問題很可能到了三代也無法解決,只能看未來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了。
不過飛行術的確如約納斯所說,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法術。其原理是製造力場包裹法師,使其能抵抗重力四處飛行,不過力場的強度很難把控,要麼是飛不起來,要麼是直接把法師擠成漿糊,而且飛行的途中,力場無法提供額外的防護,加之需要專心操控導致法師抽不出空閒仔細觀察環境,往往會有意外發生。
這個法術什麼都好,就是使用門檻過高,不專業的法師用這個太危險,專業的法師說不定都會用傳送門了,難怪是被慢慢淘汰。
二代裝甲上附魔的飛行術產生的力場就是功率太低,只能減重或者漂浮,相對還安全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