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對糧稅非常看重。

士農工商的環境中,社會的所有壓力,全都施加到耕農身上!

修理河道,整理道路,籌備軍資,贍養大軍和官員,提供皇帝娛樂……

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交稅的前提下。

稅收是一個大問題,沒人交糧稅,王朝必亡!

耕農們的稅交不得了,農民活不下去了,王朝必定大亂。

就像內憂外患的大明朝,攤派過重,然後找不到開源的方法,王朝被自己活活窮死了。

這些苛捐雜稅若是沒得選,大清百姓忍著牙交就行。

他們明知道這些稅務不合理,但還是交!

因為沒人給他們撐腰,沒人給他們做主!

大清的屠刀太狠了。

一人拒絕繳糧,動輒一村,甚至一鎮的屠滅。

如此粗暴的收糧方式是血腥的,也是滅絕人性的。

百姓們畏懼特權,但也渴望成為特權!

士紳們有優待,大清百姓們都渴望成為特權階級,渴望著擺脫泥坑裡刨食的命運。

士紳們靠著特權少繳稅。

當了衙役的官差們瘋狂針對百姓。

集權的封建制度下,他們的行為模式早已經固定,無法更改。

而當建築公司出現,給了百姓更多的選擇。

尤其是陳牧這聽到百姓說稅的事情後,明確提出“我們拒絕任何不合理的強制徵糧食的行為。”

百姓們擔憂不已卻又躍躍欲試!

大清苛捐雜稅太多了,多到能讓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若不是盛世中有紅薯,也許百年國運早就破了。

但百姓們還是擔心。

“你們怕什麼?我們怕大清嗎?”

百姓們心想,陳牧他們還真不怕!

九個月前,這些人只人,就揍得大清綠營2萬士兵抱頭鼠竄。

他們輕鬆攻克廣州,衝入總督府。

他們逼得李侍堯罷戰,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

百姓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掛著“鄰里互助”的農業指導員們,給跟陳牧工作的工人知識支援,提供各種便利和福利。

這些有家屬或者親戚在建築公司工作的大清百,是姓記在心裡的。

他們從心裡認同陳牧這邊有實力。

他們渴望成為陳牧的一份子!

而當陳牧這邊擔保,可以給他們撐腰,拒絕一切不合理的徵糧!

百姓們頓時腰桿子硬了起來!

我們又不是反了大清,我們只是不想繳不合理的糧食。

我們要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