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碰到了有新開的紅木傢俱廠,那又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新人的機會還是很大的,畢竟老師傅們的工作,一般都是很穩定的,輕易不會跳廠。

章雲峰重活一次,自然知道很多的機會了,那裡這個時候有新廠開工,那個傢俱廠的活好,量大,工價高,工資穩,他都是心裡有數的,所以他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幾天之後,章雲峰的師傅王大山,對於徒弟章雲峰最近幾天的表現,實在是太驚訝了!

很多技術活,他都還沒有教過徒弟,可是徒弟卻上手了。

原本她還有點生氣,生怕被徒弟把活幹壞了,要是做錯了,可就很麻煩了。

可是走過去一看,徒弟不僅沒有做錯,而且做的很熟練,技術甚至比他還好,連他都沒有想到,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把活幹出來。

比如中式餐椅的前後腿,和那個牙料的線條,原本介面的地方,因為要轉彎,很多人都是轉不好的,轉來轉去,線條很容易轉沒有了,斷線了,或者是變得很細了,比正常的線條細的多,一點都不協調。

因此,很多人乾脆就不轉彎了,在快要轉彎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樣一來,在安裝的時候,介面的地方就會留下一片空白,這個介面處都是平的,沒有線條,需要用手工拿彎刀去接線。

彎刀都是雕花師傅才有的,很多木工師傅只能用平刀去接線,或者是找雕花師傅借彎刀接線。

但不管怎麼樣?接線都是非常費時費力的事。

可是章雲峰卻用很簡單的辦法,鑼出來的線,直接就轉彎了,安裝之後,只需要簡單的修一下,便可以了。

並且這樣搞出來的線條,效果比人工接出來的線條,要好看的多,畢竟是一氣呵成之下,鑼出來的線,粗細都是一樣的。

人工接線就不一樣了,想要把線條家的好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一般的學徒工,是很難接好這種線條的。

而章雲峰用的辦法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和簡單,但問題是之前,很多木工師傅,並不知道,或者是並沒有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就是靠背兩邊的介面處,必須要打磨的圓潤光滑,之前很多木Z師傅,都是用舊砂帶撕成條狀,包住那個拐彎的地方拉扯,非常的費力,也很費時間,而且效果也不怎麼樣。

但章雲峰卻用一根廢棄的小軸承上,纏上厚實的海綿,把砂帶沾死在上面,將它裝在電鑽上,另一頭握在軸承一端的,開動電鑽,很清鬆快速的,將轉彎處打磨的又圓又光滑,比之前的辦法,效益提升了好幾倍。

把要趕的貨做出來了以後,章雲峰正式的向師傅王大山,提出了要離開他,去外面闖蕩一下的想法。

“看來你是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可以出師了啊!”王大山看著自己的徒弟章雲峰說道。

“我想試試,萬一不行的話,再回來找師傅。”章雲峰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最近看你做事,出師自己幹,應該也是可以的,問題不會有多大。”王大山點了點頭。

“可是現在離過年,也就二個多月了,要不你還是跟著我做到過年,明年再做打算,工資我可以再給你加一點。”

“不過在這個廠裡,我也賺不到多少錢,所以想給你加太多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