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當馬文還在騎著腳踏車,繞著西湖“纏”著外國人練口語時,童家危已經跑到賽格集團服務公司職工食堂做服務員,幹著受罪受累受白眼的髒活,此時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金陵大學大四學生。同年,他獲金陵企業經濟管理和計算數學雙學士學位,而馬文也於杭城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

馬文此時的從商念頭還沒萌芽,而童家危早早透露著商人氣質,規劃好自己的路徑。據熟悉他的人透露,童家危的腦瓜子特靈活,反應能力又快,對市場商機嗅覺靈敏,有顯著的商人氣質。

一拿到職場“入門券”,童家危旋即回到深鎮發展,不過這次他是有備而來,很快,便由服務員一躍而為賽格集團貿易部經理,後來又擔任深鎮市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副總經理。

九十年代初的深鎮,處處瀰漫著掘金的氣息,與此同時,出國潮迎面撲來。經過五年的資本積累,他押上身上所有資金儲蓄踏著出國浪潮,奔赴美國開始了求學之路。

與馬文屢考屢敗不同,童家危的“考試能力”極強,哪怕是美國排名第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他也能夠一口氣順利拿下,戰略市場營銷和投資管理金融雙料MBA。就像大部分留學生一樣,他選擇了留在美國尋找機會。

一九九五年,他躋身美國福特汽車總部,出任金融投資部擔任高階管理職務,次年跳槽到基辛格領導的,世界第二大投資管理顧問諮詢公司——美國布氏投資管理諮詢公司,出任亞太區資訊科技行業負責人,並參與操作了對華國上億美金的投資專案。

雖然職場之路越走越順,但他內心深處的創業因子成倍分裂,到了一九九七年終於“脫胎而出”。

多年後談起B2B領域的龍頭老大,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阿狸公司。實際上,在阿狸公司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美雙網已經是個“奔跑中的少年”。

重返深鎮的那幾年,童家危是意氣風發的。一九九七年,他在深鎮一個筒子樓裡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專做跨國貿易的B2B網路公司——美雙網。美雙網的模式主要是利用國際網際網路專業,為華國企業服務。

起初的幾年,美雙網是風光的。儘管沒有明顯的贏利記錄,但勝在有故事可講,自然備受資本青睞,成為華爾街金融投資家的追逐熱點,IDG、軟銀、花旗銀行、美林證券、摩托羅拉、華潤等公司先後注資造血。

而另一邊箱,馬文剛剛賤賣了華國黃頁,帶著大部隊移師京城,在華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奮戰。到一九九九年,馬文窩在湖畔花園默默打磨阿狸公司網站時,美雙網在珠三角服務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業務代表已經過百。

折戟沉沙之前,童家危與馬文一樣,以“狂妄”著稱。最值得一提的要數二零零一年三月二十四日,首屆華國庫存商品貿易洽談會的閉幕式酒會上,當時時任美雙網總裁的他,把到會的記者召集在一起,號稱已經找到做電子商務感覺了。

此時,美雙網拿出手的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的訂單,其中最讓他底氣十足的,當數全球最大的五金採購商史丹利的鉅額訂單,金額達到八億美元。要知道,這時候的阿狸公司還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

於是,在央視錄製的一檔《對話》節目,童家危和柳傳智作為嘉賓出場,節目錄制後,童家危餘興未了地對柳傳智直言,說美雙網營業額3~5年將趕上連想,不過柳傳智沒有正面回應。不難想象,此時的童家危自信心都要溢位來了。

而且,隨著中華網、星浪、網雲等先後赴美上市,美雙網也在籌劃著乘著華概股吃香的東風,直抵華爾街。然而,意外的是,華概股出現泡沫,美雙網上市之路受阻,最終與上市“擦肩而過”。

為此,他沒能創造神話。而馬文那些年“吹過的牛以後都成了現實”,因此被封了神,以後馬文依舊笑傲江湖。

挫敗遠不止這些,就在他手拿大訂單,高喊“我要賺錢了”一個月後,美雙網突然實行了裁員,而他作為創始人也黯然離職。訊息傳出後,一下子炸起輿論了風波。

有關這次離職風波,說法頗多,有人說,這是“禪讓”,也有人說是“逼宮”。而他直言不諱說,“禪讓的成分佔3/4,逼宮的成分佔1/4。”

這次離場,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本人與投資人的矛盾分歧。“我和meetworldtrade新任CEO很大一個衝突是,投資方投錢就是賭我的理念,賭我的經營能力,我怎麼經營,你要投錢的話,你要尊重我的意見,現在宏觀環境有變,但我的經營理念沒有變,你是因為要套現而強迫我改變現在的經營思路,我是不同意的。”

左右權衡之下,他去意已決。二零零零年八月美商網完成第三輪融資後,童家威第一次提出辭職報告,要求掛印而去,直到第四次才獲批。

投資人派給美雙網另一個CEO高強,期間童家危與美商網雖還有些許糾葛,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離開後,他迅速開始第二次創業,建立一個面向華國中小企業的B2B服務網站——商政網。不管是團隊還是融資情況,商政網的路子與美雙網極其相似。

但是章雲峰知道,此後的童家危無論怎麼折騰,都已經翻不起太大的浪花出來了,包括他創辦的商政網也一樣。

可以說是一步走錯就步步錯,一步落後則步步落後,他與馬文之間的距離也註定了會越來越遠,以後他的名字也逐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之中,也不再是媒體追逐的焦點了,無論是電視還是報紙網路上,關於他的新聞都已經很少見到了。

多年以後,如果不是刻意的提起,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曾經的網際網路行業中的佼佼者,風雲人物,還有一個叫童家危的人。

從昔日的狂妄者這個高位跌落谷底,箇中滋味自然不好受。只是人生就是這樣,猶如一張心電圖,起起落落,時高時低,永遠不要希望它變成一條直線。

章雲峰的目光,再次的回到了電腦上,星浪網的現場直播節目中,被星浪網獨家新聞訪談節目邀請來的嘉賓。童家危仍然在侃侃而談中,不厭其煩的回答著網友們關心的問題。

“第二,華國的電子商務遠遠沒有到來。全社會採取電子商務,我認為需要八到十年的時間,但是這不代表今天在華國,就沒有一個領域可以開展電子商務。”

“華國上網人數已經超過兩千多萬。這部分上網的人數,一部分是企業裡的員工,華國的出口採用網際網路的方法,我認為目前是最可行,也是成本最低廉的方式。華國去年的出口在2000億美元左右,其中60%都是中小企業完成的。這當中又有60%是透過來料來樣加工中間商的方式出口的。”

“大家知道,在國際貿易當中,開拓新的海外客戶的最佳方式,就是參加海外的展覽會和產品交易會,華國的中小企業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參加此類的展覽會,拓展自己的客戶。網際網路已經證明是一種最佳的,成本最低廉的,幫助華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推廣的方式。”

“另外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是,發達國家的買家,尤其美國的大中型買家,非常習慣於,甚至已經開始透過網際網路,在其他的國家尋找長期、穩定的供應商。美雙網業務發展到今天,已經幫助華國超過12萬家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推廣,也進入了一些大中型的國際買家,積累了許多的經驗,所以我認為美雙網的服務模式,在華國的電子商務當中找到了一些感覺。”

“那麼在盈利方面,儘管公司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但是由於早期的從供應商方面的收費,演化成向國際著名買家的收費的方式,對電子商務如何賺錢,是透過交易佣金的方式,還是透過提供增值服務的方式,還是透過提供廣告的方式,還是會員的方式來賺錢,摸索出了一條道路。”

此時又有網友問道:“您的離職成了華國IT地震的導火索,後來有一批職業經理人離職事件,比較大的是黃志東離職星浪,您是怎麼看待黃志東事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