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際網路興起的事後諸葛亮,在章雲峰看來,這是一個宏觀巨大的艱鉅工程,這些本是一個國家動用體制的力量,才能承擔的所需要做的,就算是二十多年後,把馬文,李豔紅,章朝陽、馬花藤等人加起來,也不過只是完成了ICP的服務極小一部分。

而她——章樹新,一個充滿理想浪漫主義者,她選擇了不是一個,而是三個,如蜉蝣撼大樹,今天看來,其開始,就註定了失敗。

但在網際網路的初期,霧濛濛,誰又能看得清“資訊高速公路”,到底是多大到底是多長?

瀛海威的商業模式,藉助華國電信的電話線,將計算機連入網路,自己收取服務費,再向電信繳納通訊費,這一模式的最大收益者還是華國電信。

在一九九七年,瀛海威租用一條是衛星線路(VIST)和一條是國家資料專線(DDN),把京城,魔都,羊城,福城,深鎮,長安、盛京、冰都八個城市連線通,構建起首個全國性時空主幹網,實現網內使用者自動漫遊,成為國內最早、也是最大的民營ISP、ICP。

成為公眾人物的章樹新,成為許多網際網路創業者朝拜的物件。

同時,章樹新積極佈道“網際網路”,告誡民眾“資訊產業是中華民族崛起於世界的一個重要機會”。

瀛海威複製美國線上(AOL)的一站式商業模式,其提供的“論壇”、“郵局”、“咖啡屋”、“遊戲城、“新聞夜總彙”、電子購物、虛擬貨幣“信用點”等“瀛海威時空”網際網路服務,截至一九九八年,註冊人數超過六萬人,訪問量超過五十萬人次。

這在當時,是一個瞭解不起的數字,因為官方統計,一九九七年全國撥號上網,仍區區只有二十五萬人。

期間,陽元慶多次請教章樹新關於“網際網路”的問題。而那個前後積極跑腿的章朝陽,藉助章樹新“出盡風頭”,並華麗轉身,建立了搜孤。正為自己建立的公司焦灼的馬雲,帶著合夥人從杭州竄到BJ,請人託關係,贏取了三十分鐘,與章樹新的溝通請教時間,可見章樹新有多麼的繁忙。

瀛海威時空成了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平臺,幾乎早期網際網路上能想到的一切都應有盡有。可以說,瀛海威不僅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是第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其構建的網際網路服務,相當於“華國電信+星浪+天涯論壇+阿狸商城+企鵝。”

無人區的開拓者,遭遇“國家網際網路建設”大浪。

瀛海威建設主幹網,投資是一個天量的數字,再加上其資金主體是銀行,有沉重的利息包袱,其五千萬元很快燒完,截至到一九九七年底已經虧損二千萬元,在加上網上延安和網上中國專案失敗,讓失血的瀛海威雪上加霜。

最讓瀛海威致命的是,華國電信一九九五年五月籌建和下一年年初開通的,中國公用計算機網際網路(CHINANET)全國骨幹網。華國電信下一年十二月籌建和一九九七年六月開通的華國公眾多媒體通訊網(169),讓瀛海威還沒有來及收穫,辛辛苦苦種植的果樹的果實,被一陣又一陣越來越大的風摧毀,且其SP價格不斷下降。

更為致命的是一九九八年,中國網際網路免費門戶及應用開始廣泛面世,讓瀛海威不但沒有增加客戶,而自己的客戶也出現了大的丟失。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張樹新被迫辭職,十一月七日,瀛海威十五名中高層管理人員集體宣佈辭職。

其後,不到三年,瀛海威,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是第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就這樣消失在滾滾的浪潮中,被人忘記。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對於章樹新和瀛海威,章樹新在瀛海威的失敗,在於她做了一個不應該是由商業公司承擔的事情。

章樹新原本是賣麵包的,但是卻需要先把麥子種出來,才能做成麵包賣呀,她賣麵包賺到的錢,根本就不夠她種小麥的成本。

而由張樹新和瀛海威,影響並發展起來的國內網際網路,其在網際網路沸騰一九九八年凸顯出來,國內網際網路商業化真正開啟的一年。

一九九八年二月,章朝陽正式成立搜孤。

一九九八年六月,丁三石的網雲門戶上線。

一九九八年六月,鮑嶽橋創辦聯眾遊戲。

一九九八年十月,周鴻禕創辦3721。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企鵝公司在深鎮成立了。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黃志文成立了新浪網。

一九九九年三月,馬文在杭城建立阿狸公司。

二零零零年,星浪、搜孤、網雲先後在美國成功上市!

章樹新和瀛海威是不成功的,但是上述的這些企業大佬,有多少不受張樹新的指導和影響?

既使是二十年後,網際網路的江湖,不再聽到章樹新的聲音,但是華國的網際網路歷史,華國許多網民,不會忘記她,華國網際網路先驅開拓者!

章雲峰已經明確的告訴了馬文,暫時不會繼續投資給他,讓他自己想辦法開源節流,爭取撐過這個寒冬。

馬文也試圖找過其它的風投公司,只是處在這個網際網路網路經濟危機的寒冬裡,所有的風險投資商,都捂緊了自己的口袋,在阿狸公司沒有找到變現的途徑中時,風險投資商是不可能輕易的拿出錢來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