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孫權劉備關羽再聚首,拜求收藏訂閱(第2/7頁)
章節報錯
“玄德兄不要傷悲。此壯士大仁大義,令人欽佩, 死後轉世輪迴說不定能出將入相,似我等做個天下英雄。”
“我並未為他傷悲,而是為我自己感到傷心落淚。想那壯士一心敬我,為了我的仁義,寧願失去性命也不刺殺,而我當時空有仁義而無實力保全他的性命和家人,由此可見我的仁義也只是假仁假義罷了。”
聽到劉備講承認自己假仁假義,曹操心中一陣竊喜:“這劉玄德終於承認自己一生假仁假義了。待我再逗他一逗。”
“剛才我們提到得意之事,難道這就是玄德兄的得意之事嗎?”曹操不懷好意地問道。
“孟德兄知我也!此事雖是傷悲,但卻是我平生覺得能夠感到得意的事情。我劉備一生漂泊不定,金戈鐵馬,未有盡也!”說到自己漂泊一生,劉備又潸然淚下。
“古人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我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蹉跎一生,平分天下,心境卻越來越不如創業之時的快意!
想當年我寄人籬下,公孫瓚雖是年少好友,卻與我無法真心相對,不得不委身於青州刺史門下做一小吏縣丞。那壯士乃一市井之徒卻懂得仁義道德,並以生命捍衛之,由此可見,當時的劉備,我是多麼深得民心!這也促使我志存高遠、掙一分天下安民以仁義。初心可貴啊!孟德兄。”
劉備說完自斟自飲、連喝三杯,心中甚是痛快。
見劉備如此得意,曹操心中不免有些嫉妒,說道:
“論起初心,我也有!”
“講來一聽!”劉備以命令的口吻說道。
曹操臉色一沉,眼睛瞪了劉備一下,說道:
“我曹操雖是名門望族,之後卻也是底層做起,屢嘗創業艱難之苦。雖說統一北方、佔據大半中國,但在我的心裡還依然懷念年少時因五色棒立威、得罪權貴,不得不蟄伏礁城讀書教子的那段時光。”曹操小喝一口,用舌頭輕舔自己的嘴唇像是慢慢回味,又像是在思索,停了一會兒才說道:
“玄德兄,你可知那時我胸無大志,只想著耕讀一生,妻兒老小、瓜田李下,老婆孩子熱炕頭,再買上幾頭牛,做個平常百姓倒是快意!”
“你孟德兄絕非是甘於平靜之人,哪能屈居一偶?!”
劉備見曹操說自己希望瓜田李下,過太平百姓日子,覺得甚是好笑。繼續說起自己的得意之事:
“孟德兄可知那位孔子二十世孫孔融?”
提起孔融,曹操哪有不知!
當年,孔融仗著自己是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後世子孫,對曹操橫加指責,甚至在朝堂上破口大罵,一副天下無人、唯我獨尊的樣子。曹操甚是惱怒此類中人,因此揮手斬之。
“就是那個孔老二的後代?”曹操嗤之以鼻,並不在意。
“我也想起來了,孟德兄當年赤壁之戰失利、內有憂患,孔融又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你辱罵招來殺身之禍。但你不知孔融當年對我,卻是禮遇有加。”
“說來聽聽”,曹操繼續不屑一顧。
“青州刺史那會兒,我手握近萬人馬,雖兵馬多來自公孫瓚和當地豪傑的贊助和支援,但也能自如調動軍隊。那北海孔融不知從何處聽得我的聲名,居然跨越千里,派人讓我幫他解圍。
他是孔儒之家後世子孫,居然能夠看得起我劉備,這說明我劉備仁義之德早已聲名遠播!連一向幫助真龍天子管理天下的儒家都對我看重,我劉玄德有德有能,豈不快哉!”
說到此得意之事,劉北勝街開心大口喝下一杯酒,他以兩腮微紅,略有醉意,繼續說道:
“孟德興,我這得意之事如何?你一怒殺孔融,我卻得到他的敬仰,誰勝誰輸,自見分曉啊!”
曹操自覺無趣,又無法反駁。只得岔開話題:
“玄德兄以仁義為本,儒家學派對你賞識,自是勝於我!但龐統因你而死,又作何解呢?”
曹操這是要接劉備的傷疤,哪壺不開提哪壺!那龐統三十六歲命喪西川,皆因劉備之錯。人稱鳳雛,乃是當世奇才,卻也紅顏薄命、英雄末路。
劉備被曹操一問心中剛才的得意之事,頓時降到冰點,急忙拿起酒壺,
B
酒壺無酒。旁邊聽得入神的牛頭哥拿起酒壺、急奔而去,不時打來一壺熱酒,給劉備斟上,劉備搖了搖,他若有醉意的腦袋,徐徐說道:
“提起鳳雛,人都到他'人醜謀狠',卻不知他也有一顆仁義之心。他本不該早死,皆因要說服城頭之敵,被流箭所中。”
想起龐統之死,劉備藉著酒勁,又開始哭泣起來。
“孟德兄,你可知我們三人能夠三分天下,皆是出於龐統之謀?”
“出於龐統之謀,此話怎說?難道我戰將如雲,謀士如林,還不及他龐統一計不成?”曹操聽劉備這樣一說,終於找到機會馬上反駁道。
“你我和那孫權小兒之所以能夠三分天下,最根本分水嶺在於赤壁之戰,而赤壁之戰前,龐統就為我等謀劃了三分之勢!”
“說來聽聽。”
劉備抹了一把鬍子上沾著的酒水繼續說道:
“龐統初到東吳,便建議周瑜對你曹操採取火攻。因他夜觀天象,早已知大戰之時,必是天乾物燥、東風狂作,周瑜欣然採納。隨後龐統到了曹營與你會面,裝作投誠。給你提議採取並船之法,來解決北方將士嘔吐暈船之苦,你曹孟德不疑有它,也欣然接受。豈不是這只是他連環計中的一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