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韻涵有點害羞:“提筆忘字了嘛!”

“你把筆放下不就忘不了了嘛?”莫竹理所當然的回答。

這什麼歪理啊?提筆忘字是因為拿起筆忘的嘛?什麼叫放下就能想起來!

這說法也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抄錯了答案的石和一邊笑著一邊帶節奏道:“竹子難受了,自己媳婦不會寫媳婦的媳子!”

又是惹得大家笑了起來,邊笑邊起鬨。

林韻涵反駁道:“我又不娶媳婦,我會寫丈夫不就行了嘛?”

“唔~~~”

接下來的題目,也都和《論語》沒什麼關係,一會兒問降龍十八掌第一式是什麼,一會問三國名將張郃的字是什麼?

還有考驗大家數學能力的,說有一個春聯:“花甲重逢增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多一歲春秋。”問這個過壽的人多大?

華夏的每個年齡段,都有專有名詞進行解釋,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這幾個成語的典故,確實是出自《論語》,那為什麼說與論語無關呢,因為在這篇文章中,六十歲與七十歲代表分別是:“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這首對聯裡,形容六十歲,用的是花甲;七十用的是古稀。

典故不出自《論語》,花甲是因為古時天干紀年,一甲子為六十年,而七十古稀的典故,則出自一首杜甫的詩當中,詩中寫道:“人生七十古來稀!”

所以花甲重逢為一百二十歲,增三七(二十一)歲月,就是一百四十一歲;古稀雙慶為一百四十歲,多一歲春秋同樣是一百四十一歲。

答案顯而易見,不過很多人呢,邏輯還沒有轉過來,也可能不瞭解這兩個詞,所以只有莫竹和耿樂兩人答對了。

莫竹看向鄒華旭:“鄒哥,您這六十一怎麼得出的?人生三十古來稀?”

鄒華旭捂著臉不想說話,抄他答案再次抄錯了的石和辯解道:“咱是從哪穿越來的,史前時代啊,那時候人平均壽命才十幾歲,三十可不古稀嘛?”

他振振有詞,倒是鄒華旭拉著他:“別說了,還不嫌丟人嘛?”

“我抄你的錯了,我有什麼可丟人的?”石和理直氣壯的回應。

最終所有題目出完,莫竹以全對的姿態,成為了入學考試第一名,另外三名成為書生的分別是林韻涵、耿樂以及炮炮。

鄒華旭、大衛、石和、葉笙笙則將作為他們的書童,由第一名的莫竹率先挑選。

石和眼神撇著身旁的葉笙笙:“不得選個美女書童啊?”

莫竹回頭看了一眼,林韻涵眼神死死的盯著他,算了,小命要緊。

“我選鄒哥!”

鄒華旭也很高興,表示自己雖然考試不行,但是自家書生是最厲害的,一邊朝莫竹身邊走去,一邊還單手下沉,用迷之口音喊道:“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