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是偉大的力量,這股力量爆發之時會發揮出比太陽還要耀眼的光輝,但這種爆發是短暫的。

隨著狂野的熱浪洶湧而過,十幾分鍾後,一切都平息了下來。

呆呆的望著遠處,達拉斯等人依舊沒有從核爆的震撼中擺脫出來,秦嶽卻已經控制著鋪天蓋地的細胞重新活動了起來。

想要將兩千萬噸的物質運送到停泊在太空的諾史莫號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目前的情況看,秦嶽能採用的方式是極為有限的。

1號峰,3214號星球上最高的山峰。

大量的細胞從山峰下的草原開始匯聚,接著好像非牛頓流體一般從山峰的根部開始向封頂攀爬上去。

近萬米高的峰頂已經沒入雲層之中,從這個充滿狂暴氣流的地方作為起點,張開翅膀,藉助對流層的氣體流動,秦嶽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便能將自己送到10千米左右的高空。

這已經是這個星球對流層的極限高度,接下來,想要突破對流層的束縛,便要靠秦嶽自己了。

原本寬闊的翅翼收攏,秦嶽的身形變得短小精悍,一個個氣孔在他身上浮現,而後強勁的氣流噴射出去,為他提供的足以破入平流層的動力。

呼——

猶如一架戰機一般向上仰衝,雲氣被撕裂開來。

下面是狂暴的對流層,上面是平緩的平流層,那一層分界線好像區分出了兩個世界一般。

沒有了雜亂氣流的干擾,能量的消耗立刻減少許多,秦嶽控制著身體再度變化,將越來越多同樣穿過雲層的細胞接收充足。

片刻後,一個巨大的平臺懸浮在了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交界線上方。

細胞分解釋放出熱和動力,動力被直接運用於維持平臺懸浮,熱量則化作熱空氣提供升力,再加上細胞內部抽真空提供的些許浮力,巨大的平臺就這麼穩穩當當的停留在了空中。

下方越來越多的細胞融入平臺,以第一個平臺為基礎,秦嶽開始在數十千米厚度的平流層中逐步建設平臺。

一根由細胞組成的繫帶將那垂直向上的平臺逐步連線起來,好像直通天際的月球電梯一般,直到對流層的極限高度。

再向上,便是大氣更加稀薄的中間層,想要用氣體動力維持平臺漂浮在中間層是難以進行的,但好在有同樣以核動力為能量核心的登陸艦在。

以登陸艦為錨點,秦嶽可以再將最終的起飛高度拉高十千米。

從側面看去,一個個造型奇異的生物從1號峰峰頂起飛,乘風直上衝過對流層來到位於平流層底的平臺。

從一號平臺的繩索向上看去,一個神似月球電梯一樣的裝置從高處懸落下來來,順著這繩梯一路向上,最終能抵達位於中間層的登陸艦平臺。

從這層空氣阻力極小的氣層起飛,上百噸重的生物體化作火箭衝入宇宙之中,順著生命訊號的指引成功對接諾史莫號,在貨倉中進入休眠狀態。

即便秦嶽採用半作弊的方式將起飛點的高度直接放在了氣體稀薄的中間層,但因為燃料方面的問題,他每將一百噸的細胞從星球表面送入貨倉中,便要消耗掉大約三百噸質量的細胞作為動力燃料。

聽起來效率低下的令人髮指,但相較於人類社會,這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在沒有核動力火箭之前,人類發射出去的每一枚火箭,其中有90%左右的質量都是燃料,剩下的才是各種結構元件和儀器裝置。

人類要消耗九倍燃料的事情,秦嶽只花了三倍多就辦到了,效率極高!

精密的計算下,地面的細胞被最先消耗完畢,然後是平流層地的第一個平臺,依次向上收縮。

最後,依託於登陸艦形成的平臺也收縮起來,進入到登陸艦內部,成為最後一批等待運輸的貨物。

高密度的細胞運輸以體積作為單位,但即便如此,在兩千萬噸這個恐怖的數字下,整個運輸過程依舊持續了很長時間。

直到高懸於天空的太陽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上,最後的貨物才被整裝到貨艙中,隨著登陸艦的尾焰消失在雲層之上的太空,夜幕下的3214恢復了平靜。

地球維蘭德集團。

“董事長,我們失去了塞勒曼號的資訊。”特殊事務部負責人出現在私人辦公室中,面色嚴肅的看著科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