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牽招和魯肅水陸夾擊,劉偕也有些著忙,向劉勳申請親自去找黃祖求援。

劉勳嘆息道:“劉表剛攻下長沙,還需休養生息;黃祖又北與劉備軍相鄰,壓力不小。哪有能力救援於我?”

劉偕不甘心,道:“唇亡齒寒,劉表不會糊塗到坐視我軍敗亡。即使不公開救援,也可以其他名義東下。”

劉勳揮手道:“汝自去罷。若能求來援兵,自然大善。若不能,多加珍重,不必再回廬江。”

劉偕揮淚道:“弟必回返!”拜了一拜,轉身離去。

劉偕率領十幾名勇士日夜兼程,直奔江夏。

從皖縣南下至尋陽,西上進入江夏郡內,先到達蘄春,在江夏水兵護送下乘快船沿江而西。

黃祖已將郡治從西陵移到沙羨之夏口,即漢水與長江的交匯口。

劉偕順風行船,不一日到了夏口,見到黃祖,陳說求援之事。

黃祖出身江夏名族,屬於名臣黃香一系。

劉表入主荊州,採取的策略是打一派,拉一派。打的是蘇代、貝羽、張虎、陳生以及地方上有實無名的豪強,拉的則是大族如蔡氏、蒯氏、龐氏、黃氏等世代簪纓的名族。

劉表與黃祖年輕時相識,關係莫逆,為刎頸之交。

劉表對黃祖信任超過麾下任何一人。

黃祖也沒讓劉表失望,射殺孫堅,澆滅了袁術窺伺荊州的野心。

黃祖聽了劉偕的話後,眉頭緊皺,道:“楚王方與劉玄德會盟,和平共處。豈能因君一言,就破壞兩方和約?”

劉偕道:“劉玄德野心勃勃,貪得無厭。

若破廬江,則彭蠡為其所有。

聽聞其正大練水師,意圖為何,不言而喻。

黃公莫非要坐視劉玄德佔據長江,率水師直進夏口不成?

未雨綢繆,方可得安。事到臨頭,悔之無及!”

黃祖捻鬚沉吟。

黃祖之子黃射在座,忍不住開口道:“父親,劉君所言大是有理。萬不可任憑劉玄德佔據彭蠡。”

黃祖道:“劉玄德之心,我豈不知!奈何兩方和平,不可破壞。若引起全面開戰,責任誰能承擔?”

黃射道:“可不打我楚旗號,假以劉君所募士兵之名。”

黃祖左思右想,道:“就依汝之計。”命大將鄧龍率兵五千,立即乘船東下。

黃射欲親自領兵前往,被黃祖拒絕。

黃祖私下對黃射道:“劉玄德將猛兵精,非易於之輩。此行恐有差池,不可冒險。”

黃祖反覆叮囑鄧龍:“若事有不諧,將劉子臺及其親眷救出即可。不可與敵纏鬥,免遭覆敗。”

鄧龍領命。

打著劉偕旗號的江夏水師沿著長江行駛,剛剛進入廬江郡內,就聽到皖縣已被攻破、劉勳被擒的訊息。

劉偕聽了,宛如晴天霹靂,忙問究竟。

那人道,聽說是有人在城內叛亂,開啟城門,引劉備軍入城。

雙方戰於城中,廬江兵大敗,劉勳遂被擒。

劉偕問之詳情,是誰人叛亂,果見劉勳被擒否。

那人不過是普通逃兵,哪裡說得明白,引得劉偕大怒,拔刀將他砍死。

鄧龍聽到廬江已失,便要返航。

劉偕苦苦勸說,鄧龍只是不應。

劉偕無奈,只得道:“願借一船,君可回師,我自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