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從自己後軍調集的弓箭手到達後,呂曠等才放出位置。

弓箭手首領李祥看了形勢後,向呂曠打包票道:“賊首已處於死地,必死無疑。請將軍放心,我必殺之。”

佈置弓手,列陣而進。

衝入城門樓,箭如飛蝗。

孫觀等人手中皆是套在手臂上用來廝殺搏鬥的圓盾,無法遮蓋全身,在如此近距離弓箭攻擊之下,大都中箭。

孫觀兩腿皆中箭,他揮刀將箭桿斬斷,吼道:“臨戰惜身,非英雄也。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舉盾冒著箭雨衝向呂曠弓手。

大腿、小腿插著箭頭,奔行時痛徹心脾,宛如撕裂。

孫觀幾個大步,已撲入弓手間。

弓手大駭,急忙躲避,躲閃不及著忙以弓格擋。

孫觀大吼喊殺,環首刀左右猛劈,數名弓手成為刀下亡魂。七八名勇士跟隨他衝殺過來,對弓手大肆砍殺。

呂曠、呂翔心疼弓手損失,又驚又怒,忙指揮刀盾手將孫觀等人團團圍住,亂刀齊下,將孫觀左右盡皆斬殺。

只留下孫觀一人,身披十幾創,自己鮮血與敵人鮮血混在一起,甲衣盡赤,成了一個血人,猶自腳步蹣跚,怒目圓睜,奮力揮刀,高呼酣鬥。

呂曠、呂翔等人又是憤恨,又是敬佩。

呂曠高聲勸道道:“孫將軍,降了吧,君已盡力了。眾寡不敵,非君一人若能挽回也。”

孫觀失血過多,神智已然不清,兀自怒吼力戰,只是手中刀再舞,也殺不到一個敵人。

呂曠疾步上前,一刀刺入他心窩,終止了孫觀悲壯的掙扎,將他輕輕放倒在地,合上他怒睜的雙目,命人清洗屍身,換上乾淨衣衫,好生安葬。

呂曠受孫觀感動,一念之仁,為他兄弟二人今後帶來無窮福報。

袁紹見張郃與呂氏兄弟攻下陽阿,大喜,對三將大加賞賜。聽到呂氏兄弟厚葬孫觀,心中有些不懌,勉強控制住怒氣,臉色如常,下令繼續以三將為前鋒,急行西上,務要與文丑匯合,免得為田豫、高順所乘。

袁紹見陽阿竟然真的只有孫觀一部,想起張郃、田豐所言,有些擔心文丑逄紀不能按期與自己匯合。

田豫、高順等合兵萬人,可能會給文丑逄紀造成一定麻煩,能避免還是儘量避免的好。

袁紹絕不相信以文丑逄紀四萬精兵,會在空虛的河東腹地遭遇敗績,更何況是被殲滅。

張郃、呂曠、呂翔三將一路急行,將出雞林道時,被一處營壘趕住去路。

正是牽招此前所築。原西向以阻文丑,現改造為東阻張郃。

營壘上大旗招展,上樹“田”“牽”“高”“陳”幾個大字。田豫!牽招!

劉備帳下大將有三偏四裨。偏將軍關羽、田豫、牽招,裨將軍呂虔、張飛、許褚、楊奉。楊奉只是名號,並無實權。

此處營壘一下子就有劉備兩員大將鎮守,可見重視。

還有一個問題:牽招不是在鎮守潼關嗎?他怎麼到了此處?

若是劉備集合三到四軍在此,文丑便真的危險了。

田牽等人大搖大擺打出旗號,恐怕文丑已然無幸!

想到這裡,張郃立即命令就地紮營,嚴防劉軍趁自己立足未穩前來襲擊。

牽招望見張郃陣勢嚴密,無隙可乘,對高順道:“張郃善於用兵,非等閒之輩,仲臺恐怕…”

高順沉默不語,只是眼眸中血絲泛起,握著長戟的手攥得更緊,手背上青筋畢露。

將軍百戰死,壯士何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