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以盾兵衝陣,我軍結圓陣守之!”

“敵騎反覆襲擾!”

“敵軍盾戟兵再犯!”

“於將軍陷入被動!”

戰馬馳騁,十餘里轉瞬即至,戰場形勢盡收張飛眼底。

張飛舉槊吼道:“殺!”縱擊呂布軍側翼。

呂布心中正自憋悶。

應該說王思的計策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

呂布從濟水上游悄悄過河,偃旗息鼓,欲躡于禁之後。

當年項王三萬精騎輕鬆擊敗樊噲軍,呂布三萬步騎,如何不能擊敗於禁區區五六千兵?

挾大勝之威,再擊劉備主力,誰敢說不能勝之?

可惜事情遠不像設想中那麼順利。

于禁的堅韌遠超呂布想象。

于禁三部,除弩兵部軍司馬為馮習外,其餘兩部軍司馬及曲一級將領都是于禁請示劉備後從摧鋒軍中帶來,乃其舊部,如臂使指。

一部軍司馬名喚徐禹,河東人,擅使大刀,勇猛無比。

一部軍司馬名喚莫寶,泰山人,力大無窮,刀盾嫻熟。

張飛委託的一部軍司馬為周密。其人原為管亥帳下,身長八尺,勇武過人。

周密在冀州之戰中被沮授俘虜,後劉備用袁譚等將其換回。

周密發誓復仇,帶領其部士兵嚴格訓練,戰鬥力上升極快。

于禁兵看似新建,實力卻不遜於兗州三軍和豫州二軍,在劉備全軍中穩居中游。

于禁本就以戰鬥陣形行軍,並非一字長蛇,發現呂布來襲後,立即駐足,列陣,應戰。

外圈矛戟如林,內圈強弩羅列。

呂布先派成廉、魏續以騎兵衝陣,欲割裂于禁,亂而取之。

但,衝之不入。

于禁軍前列僕,後列繼,將防線築得牢牢的。

成廉、魏續的騎兵如同撞上堤岸的浪潮,在潮與堤相交處激起大片的血花。

馮習指揮強弩一波波齊射,騎兵人仰馬翻,慘嘶不絕。

沒能將於禁軍分割,當騎兵撤去後,後續的高順只能與于禁硬拼。

高順字仲達,達者,順也。高順在呂布軍中統兵三千,為中郎將。

其部兵甲鬥具相對齊整,與成廉魏續不相上下。不過後者乃是呂布偏向,資源傾斜。高順軍的甲械不少是自己置辦的。

高順為人清白,財物一無所取,皆賜予將士,深得軍心。

高順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呂布想不透高順在想什麼,自覺難以控制,十分忌憚。平時常將高順部交給魏續統領,戰時方讓高順領兵。

高順對此未有任何怨言,仍舊沉默如一塊石頭。

魏續既暴虐,又貪婪,常侵奪將士財物。將士更思高順之德。

遇到難啃的硬骨頭,呂布不加思索就要派上高順、張遼。

張遼不在,自是高順。

高順接令陷陣,于禁壓力陡增。

高順與于禁性格有點相似,都是威重之人。不過於禁是守如磐石,高順則是攻如錘斧。

一錘一錘。宛如筋肉虯結的沉默鐵匠,在逼仄的鋪子中揮汗如雨,隨著節奏,揮動錘頭,在鐵器上用力敲打,鐵花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