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山中英魂盡來歸(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備對田豫道:“君雖遭敗績,若自暴自棄,就此沉淪,劉文周等九泉之下如何瞑目?若問君,為復仇雪恨未?君如何回答?逃避乃懦夫庸人所為,困而復起、敗而再戰,百折不撓,方為英雄。君其勉之!”
田豫擦乾眼淚,沉聲道:“將軍所言是也,豫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向耿奇道:“子異,借刀一用。”
耿奇遲疑道:“作甚?”
田豫道:“總不會自殺。拿來!”
耿奇只得拔刀遞給田豫。劉備與田豫的關係非同尋常,情同手足,恩猶父子,耿奇不敢不聽。
田豫舉刀走到周密、馬紹、葉獻等放還的將士面前,大聲道:“我田豫,在此發誓,必報此仇!否則,有如此指!”揮刀將左手小指削去,血流如注。
周密等皆感奮,兩眼通紅,皆呼:“報仇!”
劉備忙命吳普為田豫包紮傷口,責道:“立誓則立誓,何必自殘肢體!”
田豫臉色微白,但身體站得筆直,道:“聊以為記耳!”
換回高階將領後,劉備與沮授又陸續交換中下級軍官及普通士卒。直到天色將晚,劉備所俘袁譚士兵均已換完,而沮授手中還有三千劉兵。
劉備要求沮授一併歸還,作為交換,劉軍將退出河間。
沮授拒絕道:“河間本我冀州之土,何來相讓?”
劉備派使者傳話道:“幽州亦公孫伯珪治下,君等何必據之?平原,亦我青州之土,而君等又何必據之?南皮,渤海郡城,在我手中,若君願歸還士卒,可一併讓出。為表和平之誠意,我軍還將退出重合、陽信二城,重以州址為界。真要招兵,三城招納萬名精壯,又有何難?唯念被俘士兵家人隔離,不得團聚,內心不忍耳。若君執意斤斤計較,我當搬空三城,與袁公再決雌雄!”
沮授冷冷望著劉備,派人回話道:“君要戰,那便戰。”
麴義大喜,道:“沮公明睿,自當與劉備決之。”
沮授向曹操苦笑道:“吾方才只是虛言恐嚇,劉備輕易未可破也。君言自兗州入青州,雖為妙計,也難遽行,須得籌措糧草,準備妥當才可。否則一旦有變,恐難回黃河以北。”
曹操道:“月前已麥熟,民間亦有藏糧,可因糧於敵,何須運輸糧草?”
沮授搖頭道:“此計至險。劉備原來飛揚跋扈,威凌兗豫,劉表、呂布乃至關中李傕郭汜,皆憚之。如今雖敗於袁公之手,對其而言,是福非禍也。至少李傕郭汜等必將矛頭重新對準冀州,對劉備忌憚之意必然稍減。若劉備因我軍征討而大步後退,劉表、呂布難說不會救援。我軍懸於河南,遭數方敵視,人地皆生,實難行矣。”
麴義道:“既然大軍不能冒險,義願領精兵三萬南下襲擾劉備,至於人地生疏之弊,可請孟德協助於我。此乃兩全之計!”
曹操未遽然回答。
沮授橫了麴義一眼,心道君若能好好動腦,何出此言?呂布方據兗州,郡縣名義歸附,乃是懼於呂布兵威,一旦見呂布施政無方,必思曹操;若曹操帶兵入兗州,以其之能,必可乘勢復起,又成尾大不掉之勢。這兗州,卻是不能放曹操過去的。至於什麼麴義為首,曹操未附,不是沮授小看麴義,他哪裡是曹操的對手?